内蒙古赤峰,10月6日报道一男子趁假期去妹夫家看妹妹,在妹夫家住了一个星期,妹夫每天硬核招待,直接给男子安排了7天全肉宴,顿顿都是肉,男子吃肉吃到怕,看见肉就下意识护碗“求饶”!估计下次再也不敢来了![黑线] 最近一位山西朋友去赤峰看望妹妹,蒙古族妹夫的热情让他有点招架不住,七天假期,餐桌上从没离开过手把肉,烤羊排,第三天开始,这位老兄见到肉就下意识护住碗,连感冒了都没能逃过妹夫不断添菜的手。 蒙古族朋友待客真诚,总觉得要把最好的食物留给客人,但对于日常饮食中米面比例较高的地区朋友来说,连续几天的高蛋白饮食,确实会让消化系统有些吃力。 去新疆做客,不到三天,看见羊肉就条件反射地饱了,虽是玩笑,却真实反映了不同饮食习惯带来的文化差异。 高热量肉食能抵御寒冷,风干等处理方式则解决了食物储存问题,这种饮食风格也体现了当地直爽豪迈的待客之道。 待客方式也可以更灵活,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如果能适当考虑客人的饮食习惯,准备些蔬菜或主食,既体现了关心,又不失礼节。 如果这位妹夫某天突然端出一碗山西刀削面,可能会让客人更加感动,因为最好的招待,永远是用心体谅对方的需要。 让我们感受这份跨越地域的温暖情谊。 “太真实了,我们这儿待客也一样,肉管够,上次我山东同学来,头一天吃烤全羊还兴奋得拍照发朋友圈,第三天悄悄问我,‘咱今天能找个凉皮店不,’他说现在打嗝都是羊味儿。” “哈哈哈,看到‘下意识护碗’这个动作,我深有体会,我去东北同学家,顿顿硬菜,盘子比脸盆大,阿姨还一直给我夹菜,我那几天吃饭的压力巨大,碗里的菜永远像小山一样高,根本‘消灭’不完,感觉不吃光都对不起阿姨的热情。” “得为我们内蒙人说两句,这真是最高规格的招待了,在传统里,把最好的肉给客人吃,是表达情义最直接的方式,妹夫肯定是把这位大舅哥当成了最尊贵的客人,不过现在我们也学‘聪明’了,家里来外地朋友,会主动问‘要不要来点青菜,’或者下点面条,不然真怕客人‘扛’不住。” “这妹夫是实在人,但小伙子的肠胃经历了‘七天高强度极限测试’,建议他下次再去,自带两棵大白菜,可能会被妹夫一家奉为‘新鲜物’,直接做成‘白菜宴’招待他。” ”一位网友总结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待客文化,西北的肉,东北的菜量,南方的汤羹,都是热情的表现,关键是要沟通,客人也别不好意思,想吃点清淡的完全可以主动提,真正的好主家是希望客人舒服自在的。” 大家怎么看这种“甜蜜的负担”?如果你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更希望主人完全按照本地习俗热情招待,还是更期待对方能主动询问你的口味偏好,做一些调整呢? 信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