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新四军 13 团伏击日军,原以为一个团伏击 100 多名日军绰绰有余,没想到日军来了 800 多人,团长饶守坤一咬牙:“拼了,打!” 当时战士们都趴在山坳两侧的草丛里,手里的枪早校好了准星,就等日军进包围圈。一开始看到前面几十号日军扛着枪慢悠悠走,有人还在心里嘀咕,这仗打完说不定能赶上晚饭。可没等嘀咕完,后面又涌上来好几拨人,黄压压的一片,脚步声踩得地上的石子乱响。负责观察的哨兵从树上滑下来,猫着腰跑到饶守坤身边,声音都有点发颤:“团长,数不清了,最少八百,还带着迫击炮!” 这话一传,队伍里瞬间静了静,有人悄悄攥紧了枪托。饶守坤蹲在土坡后面,盯着下面越来越近的日军,手指在腰间的手枪套上磨了两下。旁边的参谋长凑过来:“团长,要不撤吧?咱们人虽然多,但装备差,硬拼太吃亏。” 饶守坤没回头,眼睛还盯着日军队伍里那几门迫击炮 —— 要是让这些家伙架起来,周围的村子都得遭殃。他突然攥紧拳头,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得实:“拼了,打!先把他们的迫击炮端了!” 话音刚落,山坳左侧的机枪先响了,“哒哒哒” 的声音像炸了锅。日军前面的队伍瞬间乱了,有人往旁边躲,有人举枪乱射。饶守坤一挥手,战士们手里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扔下去,爆炸声在山坳里滚着,烟雾裹着碎石子往上飘。二连的老王抱着机枪趴在石头后面,枪管打了没一会儿就烫得厉害,他干脆脱了褂子裹在枪身上,接着扫:“小鬼子,敢来这儿撒野!” 日军反应过来后,开始往两侧山坡冲,迫击炮也架了起来,炮弹 “嗖嗖” 地往山上落。有个战士刚爬起来要扔手榴弹,就被弹片擦到了胳膊,血一下子渗出来,他咬着牙撕下衣角缠上,接着往前冲。饶守坤拿着手枪冲在前面,看到有个日军指挥官举着军刀喊,抬手就是一枪,那指挥官晃了晃就倒在地上。 就这么打了快一个钟头,战士们的子弹快打光了,有人开始用刺刀拼。饶守坤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士,心里揪得慌,正想着要不要调整阵型,突然听到山坳后面传来枪声 —— 不是自己人的枪,是那种老式的汉阳造,还有土铳的声音。 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到日军后面乱了,有十几个穿着便衣的人举着枪冲过来,后面还跟着几十个村民,手里拿着锄头、镰刀。原来是附近村里的民兵,听到枪声就带着村民赶来了。日军本来就被 13 团缠得够呛,现在腹背受敌,一下子慌了神,有人开始往后退。 饶守坤一看机会来了,大喊一声:“冲啊!” 战士们跟着他往下冲,民兵和村民也跟着喊,声音震得山坳都响。日军被夹在中间,跑的跑、降的降,那几门迫击炮还没来得及转移,就被战士们掀翻了。 等战斗结束,夕阳都快落山了。战士们和民兵一起清点战利品,有枪支、弹药,还有几袋日军带的压缩饼干。饶守坤看着身边又累又笑的战士,还有村民们手里的锄头,突然笑了:“本来以为要硬拼到底,没想到咱们还有‘援军’。” 旁边的参谋长也笑:“还是团长你有魄力,要是当时撤了,哪能打这么痛快。” 后来才知道,那些民兵早就跟 13 团有联系,本来是来送情报的,看到打仗就直接冲了上来。这一仗,13 团虽然伤亡了几十人,但打垮了 800 多日军,还缴获了不少装备,附近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听说了,都提着鸡蛋、烙饼来慰问。战士们都说,那天团长那句 “拼了,打!”,真是喊到了心坎里 —— 只要敢拼,再强的敌人也能打垮。
1943年,新四军13团伏击日军,原以为一个团伏击100多名日军绰绰有
非凡历史
2025-11-19 05:37: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