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

沫栀世界 2025-11-18 11:16:55

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 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满满当当站着一排等着办登机手续的人。 这条队伍出现在外交部发布赴日警告的第二天。14日晚间,外交部用罕见的严厉措辞建议公民“暂勿前往日本”,直接跳过了“谨慎”而使用“避免”。这条警告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却在上海浦东机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场景——飞往大阪的航班柜台前依旧人潮汹涌。 记者随机采访了五组旅客,得到的回答令人深思。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带着孩子坦言知道外交部的警告,但不会改变行程,理由很简单:“我对政治不感兴趣”。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子更加直白:“政治与我无关”。她去过很多欧洲国家,觉得日本特别安全,即使可以退票也不会取消计划。 这些话语背后藏着一种微妙的心理。朝日新闻在报道中描述,部分游客接受采访时目光闪躲、保持沉默,仿佛对在这种情势下前往日本感到些许歉疚或不安。 个人选择与国家立场之间的张力,在这个机场大厅里具象化了。据日本观光厅统计,2025年1-9月中国赴日游客就达748万人,消费1.6443万亿日元(约755亿人民币)。这股旅游潮与政治警告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文化消费与政治表态之间的反差。就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日本动漫《鬼灭之刃》在中国上映,三天票房突破3亿人民币。这种现象凸显了民间交流与政治外交并不总是同步。 日本社会的反应同样引人深思。一些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应该借此机会减少对中国游客的依赖。有人直言:“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可信赖的商业伙伴”。这些言论与机场里中国游客对日本治安的称赞形成双面镜,照出了两国民间情感的复杂性。 每一个在柜台前排队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想浪费机票、期待已久的假期、对日本文化的喜爱。但当“政治与我无关”成为普遍说辞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公民,个人消费行为与国家核心利益之间到底应该如何平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1
沫栀世界

沫栀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