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奴带着两万骑兵钻进大漠,本想抄匈奴的后路,结果被人家反包饺子,全军覆没不说,连他自己都成了俘虏。这仗败得窝囊,有人说他是指挥瞎来,可细究起来,这坑一半是自己挖的,一半是老天爷填的。 那会儿匈奴刚被卫青、霍去病打怕了,躲在漠北舔伤口,汉朝这边觉得有机可乘。赵破奴以前跟着霍去病混过,打匈奴有经验,主动请缨带骑兵突袭。他想复刻霍去病“以快打快”的路子,带着人不打招呼就冲了出去,连后续补给都没跟紧。 问题就出在“太急”。他选的季节不对,深秋大漠里草都黄了,战马没吃的,跑着跑着就掉膘。本来计划绕到匈奴左贤王背后,结果向导是个半吊子,把路带偏了,等发现不对时,已经钻进了匈奴的包围圈。 更要命的是他没留后手。霍去病当年孤军深入,身边总带着几个熟悉地形的匈奴降将,赵破奴不信这个,觉得自己熟门熟路,结果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匈奴人见他孤军深入,故意示弱,把他引到一处峡谷,两边一堵,两万骑兵成了瓮里的鳖。 说他完全没脑子?也不全是。开战头几天,他确实打了几个小胜仗,杀了匈奴几千人,还抢了不少牛羊。可这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觉得匈奴还是以前那副怂样,压根没想过人家是在诱敌深入。等被围了才慌神,想突围时,战马没力气,士兵冻得拉不开弓,只能眼睁睁被人收拾。 后来他在匈奴熬了几年,居然偷偷跑回来了,汉武帝没杀他,还让他接着带兵。可经此一役,他那点锐气全没了,再没打过像样的仗。有人说他是被吓破了胆,也有人说,他是终于明白,打匈奴光靠猛不行,还得算准天时地利,不然再能打的兵,也得填进沙漠里。 其实这仗输得也不全是指挥的锅。汉朝那会儿对漠北地形还是摸不清,骑兵虽然厉害,可到了人家地盘,等于瞎子摸象。赵破奴的问题,是把霍去病的“奇”学成了“蛮”,只学了敢冲,没学人家怎么看路、怎么留退路。 两万骑兵埋在沙漠里,风吹过连骨头渣都剩不下。这事儿也给后来的将领提了个醒:跟匈奴打仗,不光要敢拼,还得会算,不然再多人马,也不够填大漠的坑。赵破奴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证明了一个理儿:战场上学别人,学皮毛容易,学门道难。大将军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 匈奴故事 秦汉匈奴大将军 匈奴汉 征服匈奴 匈奴人起源
1938年,八路军骑兵营正在行军,政委杨秀山忽发现几个战士走的太慢,便去催促,不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