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

温暖太阳 2025-11-17 21:13:13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欧元以下进口小包裹要征税,91%都来自中国,明眼人都清楚,这不就是针对咱中国小商品嘛。 谁能想到啊,欧盟这波操作居然还提前了两年!原本计划2028年才实施的政策,硬生生往前赶了两年,着急上火的样子真有点藏不住了。他们不光要征税,还得给每个直邮包裹加2欧元处理费,就算先放欧盟仓库也得交0.5欧元,美其名曰弥补海关检查成本,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冲着中国跨境电商来的。2024年一年,光进入欧盟的低价值包裹就有46亿件,每天超过1200万件,这里面91%都来自中国,换成谁看了这数据都得慌,但竞争不过就搞政策限制,这也太不地道了。 说起来欧盟早有铺垫,上世纪80年代就定了22欧元以下小包裹免增值税的规矩,后来又搞了个IOSS简化流程,现在突然翻脸,核心原因就是咱中国小商品太能打了。义乌的跨境卖家最有发言权,前两年4月跨境包裹出口直接暴涨8倍多,“义新欧”班列拉着满车的饰品、日用品、小家电往欧洲跑,占了近七成的运输量。这些商品凭着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性价比,在欧洲市场卖得风生水起,像移动空调、便携风扇这些夏日刚需品,更是一度一机难求,直接让欧洲本土商家没了优势。 欧洲本土的大型零售商早就喊着要取消免税,说中国包裹抢了他们的生意,可他们咋不想想,为啥消费者愿意买中国货?还不是因为同样的钱,中国商品功能更全、价格更低。欧盟说有65%的包裹存在低报价值问题,还有商家拆分包裹避税,这些问题确实该规范,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直接把所有150欧元以下包裹都纳入征税范围,这分明就是针对性限制。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德国财长居然说中国包裹是“垃圾”,这话也太伤人了,咱中国制造早就不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现在的小家电、定制饰品质量一点不差,凭实力赚钱咋就成了错? 这政策一落地,最惨的还是中小卖家。那些靠薄利多销的义乌小老板,卖个十几欧的饰品、几十欧的日用品,本来利润就薄,现在每单要多交税费加处理费,有时候额外支出比商品本身利润还高。之前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后,Temu的订单直接下滑四成,现在欧洲也来这一套,不少卖家已经在群里愁眉苦脸,要么考虑捆绑销售摊薄成本,要么琢磨着往欧洲建海外仓,可这些转型都需要钱和时间,不是所有小商家都扛得住。 欧盟想得挺美,以为这样能保护本土产业,可他们忘了,贸易从来都是双向的。中国卖家受影响,欧洲消费者也得跟着买单,以前十几欧能买到的小物件,现在可能要多花好几欧,性价比没了,受损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而且咱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可不止小商品,一季度电子电器、日化用品出口都在增长,高端装备进口也没少,这么搞贸易保护,只会让中欧贸易越来越难。中方早就表态了,希望欧方恪守开放承诺,提供公平的营商环境,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靠政策壁垒挡竞争,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欧盟这波操作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已经强到让他们不得不重视了。从义乌小商品到高端机床,从日用百货到智能家电,咱的产品凭着创新和性价比,在全球市场站稳了脚跟,这才让某些国家坐不住了。但限制归限制,中国卖家的韧性也不容小觑,海外仓布局、产品升级、合规申报,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是这种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做法,最终只会两败俱伤,欧洲本土产业得不到真正的成长,消费者还得花更多钱,实在得不偿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温暖太阳

温暖太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