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兵麦克·琼斯说:“在朝鲜战场上当中国志愿军士兵拨出刺刀,冲出来肉搏战的时候

易云的世界 2025-11-15 11:20:29

美国老兵麦克·琼斯说:“在朝鲜战场上当中国志愿军士兵拨出刺刀,冲出来肉搏战的时候,他们不是想打赢你而是要和你同归于尽”   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档案中,有一个名字反复被提起——麦克·琼斯(Mike Jones)。他不是将军,也不是政客,却因在朝鲜战争中的一段回忆,被媒体多次引用。   他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自己在1951年冬天的一次遭遇:“当那些中国士兵把刺刀拔出来冲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他们不是想打赢我,而是想跟我同归于尽。”这句话不仅震撼了听众,也揭开了朝鲜战场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血腥记忆。   麦克·琼斯如今已经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住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他的生活平静而规律,没有人能从他如今的模样看出,他曾是一名经历过血与火的美国陆军士兵。可他自己却说,那些年的记忆,像烙印一样,永远留在了身体深处。   麦克出生在密苏里州的一个蓝领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他高中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便在1949年选择参军。“那时候我没想太多,只是觉得穿军装挺帅的。”   起初他被派去德国驻军,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大规模增兵,他才被调入第2步兵师,远赴东亚。   初到朝鲜麦克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期任务”,可他很快发现,这场战争远比他想象的残酷,1950年冬美军在长津湖地区遭遇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突然进攻,那是麦克人生中第一次真正面对死亡。   “我们是在零下三十度的夜晚被袭击的。”麦克回忆说,“他们像幽灵一样从山坡上冲下来,穿着单薄的棉衣,但动作却极快。”   他形容那些中国士兵“不像是人类,更像是一群不怕死的怪物”。在他眼中,最可怕的不是枪声,而是那些拔出刺刀直接冲上来的中国士兵:“他们不是在执行命令,而是像下定决心要死在你面前。”   麦克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被刺刀穿胸而过,鲜血洒在冰雪上,他看到一个中国士兵被击中胸口后,仍然扑向美军阵地,死前还用尽最后一口气把手榴弹扔过来。   “那一刻我才明白,他们来不是为了活着回去,而是为了让我们也死。”麦克说这句话时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他承认,那一夜他第一次感到彻底的恐惧,“不是怕死,是怕被这种疯狂吞噬”。   那一战麦克所在的连队损失惨重,他自己也在战斗中腿部中弹,被迫撤离前线,随后被送往日本治疗,他的战争生涯就此结束,但那一夜的记忆,却再也挥之不去。   战后多年麦克回到了美国,他结婚、生子,进入一家钢铁公司工作,过上了典型的中产生活,他从不主动谈起战场上的事,直到一次退伍军人聚会,一位战友无意中提起那个冬夜的突袭,他才再次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记得那晚。”麦克说,他开始尝试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参加退伍军人协会的演讲活动,也被邀请拍摄纪录片。他说:“我不是为了博同情,只是想让人们知道,那场仗不是我们习惯看的英雄主义电影,而是真正的地狱。”   麦克的回忆中,一个细节反复出现:那些中国士兵的脸,他说那些脸上没有仇恨,甚至没有愤怒,只有决绝。   “他们不喊口号,不发怒吼,就那么默默冲过来。”麦克说。他后来了解到,这些士兵很多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有的甚至比他还小。   他们从中国北方的山村出发,穿越鸭绿江,只带着最简陋的装备,却敢于和美军这样的现代化部队正面对抗。   很多年后麦克读到一本关于中国志愿军的传记,其中提到一句话:“我们不怕死,只怕祖国受辱。”他说他终于明白,那天夜里所见不是疯狂,而是一种信仰。   麦克的这段经历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他那句“他们不是想打赢你,而是要和你同归于尽”,被一些人认为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妖魔化,但麦克始终坚称,他说的是实话,是一个士兵最直接的感受。   麦克的故事之所以特别,不只是因为他是亲历者,更因为他敢于讲出战争中的“非英雄时刻”。他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而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奋力求生的人。   而他口中那些中国志愿军士兵的形象,也打破了很多西方人对敌军的刻板印象。不是愚昧,不是盲从,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意志力。   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七十多年,战场早已归于平静,但历史的回声依然在。麦克·琼斯的那句“他们不是想打赢你,而是要和你同归于尽”,也许是对那场战争最真实的注解。   它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煽情的包装,而是一位老兵经历过冰雪、生死、血与火之后,最深处的记忆。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听完这些故事之后,不忘记战争带来的代价,也不忘记那些曾经在冰天雪地中,用生命诠释信仰和决心的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一方。   参考资料: 美军老兵谈朝鲜战争:美国政治上输掉的第一战 2013年09月05日 环球网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战斗回忆 美国佬根本经不起打! 2019-05-17 中宏网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