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党内清算”已经开始了,11月12日,她宣布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

论史家 2025-11-14 17:13:54

郑丽文的“党内清算”已经开始了,11月12日,她宣布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而自蒋介石之后,再无国民党主席在任内兼任此职。这不是“人事任命”,这是“夺权”信号:她要“亲自”掌控“青年干部”的“思想武器”,彻底终结国民党多年的“人才断档”。   11月12日,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在台北中央党部主持首次中常会,会上抛出的一个决定让岛内政坛震动不小。   她宣布将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这个职位自蒋介石创办并亲任首任院长后,七十多年里再没有在任党主席直接接手。   没人会觉得这只是简单的人事变动,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场力度空前的权力整合信号,“党内清算”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革命实践研究院打从1949年成立起就不是普通部门,既是国民党的人才培训基地,更是整个党的思想核心阵地,下设多个教学组和研究机构,培养过的学员累计超过十万,党内核心干部几乎都要经过这里的思想和能力锤炼。   郑丽文选择亲自挂帅,说白了就是要把这个最关键的阵地攥在自己手里,从根上掌控党内的思想走向和人才选拔。   过去这些年,党内不同派系在两岸政策等关键议题上分歧不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从来没能形成统一声音,这种思想上的涣散直接导致行动上的内耗。   郑丽文亲自接管后,明确表示要亲自给党员授课,尤其是近期新加入和回归的党员,都要到这里接受系统培训。   她要做的就是把“九二共识”这样的核心主张讲透,让所有党员都能清晰传递党的立场,不再出现各说各话的混乱局面。   这种直接介入思想教育的做法,远比单纯的人事调整更有力度,相当于给整个党划定了统一的思想红线,谁想在核心议题上含糊其辞,首先就过不了革实院这一关。   国民党人才困境积弊已久,这些年党内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核心领导层大多是资深老将,思维和行事风格都难以跟上时代,年轻党员占比极低,新鲜血液严重不足。   之前郑丽文公布的副主席名单,平均年龄偏高,还被外界调侃“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   这种人才断档带来的后果很直接,政策主张吸引不了年轻选民,选举时缺乏有活力的骨干力量,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郑丽文上任短短二十天,就迎来了一波入党潮,不少新党员和失联老党员纷纷回归,这让她看到了扭转局面的希望。   而革实院正是培养青年干部的关键平台,她亲自掌舵就能直接主导人才选拔和培育的标准,把这些新加入的力量打造成真正能扛起责任的骨干,让国民党摆脱“老人俱乐部”的标签。   在此之前,郑丽文已经推出了五波人事安排,覆盖考纪会、青年部、新媒体部等核心部门。   国民党的派系问题积弊已久,各大派系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人脉网络,之前多次改革都因为派系掣肘而不了了之。   郑丽文虽然通过人事安排暂时平衡了各方利益,但现在亲自掌控革实院,相当于把人才选拔和思想主导权牢牢抓在手里,难免会触动一些派系的既得利益。后续会不会出现隐性的抵制和内耗,还是个未知数。   再者,思想统一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国民党内长期存在的路线模糊问题,不是靠几堂课就能彻底解决的,新党员的理念认同需要时间沉淀,老党员的固有思维也难以瞬间转变。   更关键的是,人才培养是个长期过程,就算革实院能培养出一批青年干部,这些人能不能真正融入政坛、发挥作用,还需要经过选举和实务的检验,短期内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郑丽文的这个决定确实抓住了国民党的核心痛点,这些年国民党之所以一步步衰退,派系内斗、思想涣散、人才断层这三大问题缺一不可。   之前的几任主席要么不敢动真格,要么找不到关键抓手,导致问题越积越深。   郑丽文敢于打破几十年的惯例,把权力和思想教育直接挂钩,这种魄力确实难得。   她的思路很清晰,只有先把思想统一了,人才跟上了,才能真正凝聚起战斗力,应对接下来的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的政党轮替挑战。   而且她上任后带来的入党潮,已经证明了民众对这种改革姿态的认可,越来越多人愿意给国民党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打破惯例的勇气,从来不是为了复刻过去,而是为了盘活未来,国民党能不能借着这股改革势头走出低谷,核心就在于这场思想与人才的双重革新能不能坚持到底。

0 阅读:72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