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在当选总统前,没有任何军事或政府公职经验的总统。同时他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巨富商业大亨”身份直接入主白宫的 要知道,美国历任总统的履历表几乎都长着相似的面孔,要么是从议员、州长一路爬上来的政坛老手,要么是带着军功章的将军。 就像奥巴马从伊利诺伊州参议员一步步爬上白宫,小布什当过得克萨斯州州长,艾森豪威尔带着二战欧洲战场的军功章参选,就连克林顿也有阿肯色州州长的履历打底。 这些人要么在国会山摸爬滚打多年,要么在州政府积累了足够的行政经验,真正像特朗普这样“零公职、零军职”的,简直是政治史上的“异类”。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份商业版图,给了他别人没有的底气! 他旗下的房地产项目遍布纽约、拉斯维加斯等核心城市,特朗普大厦更是曼哈顿的地标建筑,这种实打实的财富积累,让他不用像其他候选人那样仰仗财团捐款,2016年大选时,他个人掏出6500万美元资助竞选,足够让他在资金上保持一定独立性。 他还把竞选变成了给自己公司创收的机会,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他的竞选团队向自己旗下公司支付了近1200万美元,其中870万美元用于乘坐私人飞机拉票,还有场地租赁、餐饮等开销,相当于用竞选经费给自己的商业品牌做了全国宣传,这种操作在政坛老手眼里简直不可思议,却偏偏只有他这个商人能玩得转。 比商业财富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深谙媒体传播的逻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威力,2016年大选时,他的推特已经有1030万粉丝,脸书粉丝达990万,过去12个月里仅通过社交媒体就获得了3.8亿美元的免费曝光量,这种曝光度远超希拉里团队砸钱做的广告。 他不需要像传统政客那样小心翼翼地措辞,而是用商人式的直白甚至粗鲁的语言吸引眼球,一会儿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一会儿抨击贸易协定“损害美国利益”,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达恰好戳中了对政客空话感到厌倦的选民。 当时的美国社会情绪也给了特朗普可乘之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中产收入停滞不前,制造业岗位流失,普通民众对建制派的不满达到顶峰。茶党运动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特朗普作为茶党运动的主要资金提供者之一,自然得到了这部分势力的鼎力支持。 这些选民厌倦了政客们的空头支票,反而相信特朗普这个“成功商人”能把经营企业的一套用到国家治理上,毕竟他在节目里展现的决策风格、谈判技巧,在很多人看来比政客的唇枪舌剑更实用。 反观2012年参选的罗姆尼,同样是富豪,却因为过于迎合建制派,最终输给了奥巴马,而特朗普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把自己的“非政客”身份打造成最大卖点,反复强调自己不会被华盛顿的潜规则束缚,这种反建制的姿态正好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情绪。 特朗普的编制优势也不可忽视,美国大选看似拼全国选票,实则拼选举人票,而他精准抓住了关键摇摆州的选民需求。 这些州的蓝领工人对贸易政策不满,特朗普就承诺重新谈判NAFTA,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他们担心移民抢走工作,特朗普就喊出修建边境墙的口号。这些看似极端的主张,其实都是商人式的精准营销——他不需要讨好所有人,只需要打动那些关键州的核心选民。 而传统政客往往因为顾虑太多,不敢轻易表态,反而显得犹豫不决。2016年大选,希拉里的全国普选票比特朗普多270万张,但特朗普凭借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等摇摆州的胜利,以304张选举人票成功胜出,这种结果看似意外,实则是特朗普商业思维在政治领域的成功应用。 说到底,特朗普的成功是商业逻辑对政治逻辑的一次意外胜利。他没有军事或政府公职经验,反而成了“不被污染”的象征;他的巨富身份,让他不用依附任何利益集团;他的商业营销技巧,让他在选举中如鱼得水。 美国政坛几百年来形成的规则,在他这个商人面前被彻底打破,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那堆印着“Trump”字样的商业版图——正是这份底气,让他敢于以局外人的身份挑战整个建制派,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位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