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海军的军费总是要比陆军高出好几倍?就这么跟你说,海军是唯一一个能在1天之内,把上百年积累全败光的兵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先说说装备成本这档子事,陆军最贵的家当也就是主战坦克,一辆顶配的99A也就五百来万美元,就算配齐一个装甲旅的所有装备,十几亿美元能拿下。 海军呢?随便一艘驱逐舰起步价就是十几亿美元,一艘航母直接飙到一百多亿美元,更离谱的是航母从来不单独行动,得配上驱逐舰、核潜艇、补给舰组成编队,整套下来两千亿人民币打底,这钱要是给陆军花,够装备好几个重装师了。 买回来只是开始,养起来才真要命,拿山东舰举例,这艘航母每天光运转费用就得七百万。 三千多号人一天吃掉十二吨食材,伙食费二十多万;重油一天烧掉一千多吨,油钱三百多万;舰载机起降训练,每架次五万块钱就没了,还有那些精密设备的日常维护,雷达、弹射器随便修修就是上亿的账单。 更麻烦的是船体长期泡在海水里,船底藤壶清理一次上千万,不清就影响航速增加油耗,算下来航母每年光维护就得烧掉造价的一成,这成本陆军想都不敢想。 人的成本同样吓人,陆军新兵训练几个月就能上战场,海军培养一个合格水兵最少一两年,舰载机飞行员更金贵,从选拔到能上舰起降,五到八年时间是常态,培养一个人要花上百万美元,淘汰率还特别高。 舰上那些操作雷达、声呐、核反应堆的技术兵,每个都得花好几年时间培养,这些人不光工资高,培训消耗的燃油、设备损耗都是大笔开销。 最关键的问题是海军的装备一旦损失就彻底没了,陆军的坦克打坏了还能拖回来修,修好接着用,海军的舰艇要是被击沉,连打捞的价值都没有,船上的装备和人员全部归零。 而且造一艘新舰不是说造就造的,驱逐舰要两三年,航母得五到八年,等新船造出来,仗早打完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海军能一天败光百年积累。 历史已经给出过血淋淋的教训,清朝花了三十三年时间,投入近两亿两白银建起来的北洋水师,黄海一战几个小时就被打残了,从此再也没缓过来。 日本在中途岛一天丢了四艘航母,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瞬间易手,之后就是一路溃败,这种损失的规模和速度,陆军根本做不到。 就算陆军打了大败仗,只要国土还在,重新征兵造装备就能恢复战力,海军不行,舰队没了就是真没了。 正因为风险这么大,各国才不得不在海军上猛砸钱,美国每年给海军的预算比陆军多出七百亿美元,中国这边海军装备采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高,这不是乱花钱,是必须花的保命钱。 现在全球贸易靠海运,中国一半以上的外贸货物和绝大部分能源资源都得走海上通道,海军实力不够,航道被封锁,国内经济立马出问题。 海军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承担的战略任务上,陆军守的是脚下这块地,海军守的是通往世界的大门,一支强大的海军能把国家力量投射到全球任何角落,这是陆军做不到的。 但这种能力不是白来的,每一艘远洋作战的军舰,背后都需要海外基地、补给船、卫星通信等一整套保障体系,每个环节都是海量资金堆出来的。 说到底,海军军费高不是偏心,是这个兵种天生就“贵”,它的装备复杂、维护成本高、人员培养周期长、战损后重建困难,哪一条都注定了它必须吃更多预算。 更重要的是海军承载着国家的海上安全,一旦出问题就是系统性崩溃,没有任何补救余地,这笔钱表面看是花在舰艇上,实际是在为“输不起”的风险买单,毕竟大海上的事,从来就没有便宜的解决方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