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民围攻中国总领事,叫嚣“再打一场甲午海战”,却被一段视频搞破防。   这两

周律鸣法 2025-11-11 21:34:48

日本网民围攻中国总领事,叫嚣“再打一场甲午海战”,却被一段视频搞破防。   这两天,在日本社交媒体上,最火的人物非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莫属。起因是11月初,日本政坛右翼人物高市早苗在国会大放厥词,要“武力介入台海”,薛剑总领事第一时间公开发文,直接警告日方。   结果,这本来严肃的外交话题,硬是被部分日本网民歪曲成“中方要斩首日本首相”的威胁,于是社交平台上迅速掀起了一波围攻。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真正让日本网友“破防”的,不是中国外交官的强硬,而是一碗中国中学生午餐里的白米饭。   评论区从“战争叫嚣”变成了吐槽中国学生米饭用不锈钢盘盛、质疑视频摆拍,甚至直言“哪里有随便加米饭的午餐”。很明显,日本网民这种“嘴硬”背后,是对现实的无力感。   要知道,在日本,米饭已经成了“奢侈品”。过去几个月里,日本新米价格几乎是跳着涨,5公斤装越光米零售价飙到52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252元,比2024年贵了近一半。   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的超市里,米常常卖断货,甚至不得不限购。许多家庭一天只敢吃一顿米饭,独居老人不少人直接改吃面包。   有人调侃,现在日本家庭饭桌上,米饭都成了“高光时刻”。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薛剑总领事分享的中国中学生午餐视频,突然成了日本网友的“情绪引爆点”。   视频很简单:中学生们打餐时白米饭不限量,有的孩子盛一大勺,有的添小半碗,现场气氛轻松。   对咱中国人来说,这种画面很日常,谁家孩子不是在学校午餐随便吃?可到了日本网友眼里,却成了“不可理喻的炫耀”。   不少人开始批评“中国连盛饭都用不锈钢盘太寒酸”,有人甚至阴阳怪气地说“肯定是摆拍”。但更多的,其实是羡慕和自卑混合的失落。   一时间,中国学生随便添饭的话题冲上日本雅虎热搜,11月9日一天浏览量就破了500万。   评论区吵成一团,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更有理智的日本网友直接点题:“与其纠结别人用什么餐盘,不如想想为什么我们连米饭都吃不起。”   日本这波米价危机,真不是小打小闹。今年4月,日本大米价格同比暴涨98.4%,创下半个世纪新高。   政府虽然紧急投放30万吨储备米,但大部分被农协囤着,真正流到市场的比例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每次一开卖,超市门口就排起长龙,线上平台直接瘫痪。饭团、寿司、便当等主食价格水涨船高,家庭食品支出大涨,低收入人群压力山大。   说到底,日本米价疯涨,既有天灾也有人祸。2024年夏天极端高温,水稻主产区大幅减产,加上地震预警导致全民囤米,市场库存一下见底。   可更深层的,是日本农业几十年来的“减反政策”后遗症。 虽然2018年口头上说废除了,但实际上政府补贴还是鼓励农民少种地甚至休耕,水稻产量连年下滑。   农协垄断大米流通,和自民党、政府部门利益深度捆绑,储备米基本被低价收走高价卖,普通家庭只能被动挨宰。   而且,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227%的关税,进口米只占市场5%,远水救不了近火。政府现在只能给低收入家庭发点补贴,被批评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是这种“吃饭都成问题”的民生窘境,让日本网民看到中国学生随便添饭的视频分外扎心。   明明嘴上还在叫嚣“再打一场甲午海战”,心里却明白,今天的日本,早就不再是那个可以“肆意炫耀”的国家。   实际上,很多日本网友对“再打一场甲午海战”这类言论也很清醒,有人直接回怼:“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饭碗。”   更有网友反思:“当年甲午清政府都能让百姓吃饱饭,现在的日本呢?”   网络上,“再打一场甲午海战”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只要喊得响,日本就能回到百年前的“辉煌”。   可惜,现实并不买账。现在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世界前列;而日本,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连一碗米饭都成了“忧虑”。   其实,真正让日本网民难以接受的,从来都不是中国的强硬表态,而是他们需要直面自己的现实困境。   高市早苗一边炒作“战争危机”,一边民众连普通米饭都吃不起,这种强烈反差,才最致命。民粹情绪可以让部分人短暂“热血”,但日子还得过,肚子还得填饱。   说到底,一个国家有没有“再打一场甲午海战”的底气,关键不是嘴上多硬,而是民众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当连一碗平价米饭都成了奢望,再多的历史幻想和强硬叫嚣,也只是自欺欺人。   如果日本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不去解决农业和民生难题,类似的“破防”还会不断上演。   对咱中国来说,粮食安全和民生稳定,是国家真正的底气。中日关系的根本,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不是互相挑衅、比谁嗓门大。   毕竟,强大不是靠喊口号,而是让每个民众都有饭吃、心里踏实。 参考资料:“米荒”引发“米慌” 日本投放储备米平抑米价为何难见成效? 2025-06-12 21:59·极目新闻  

0 阅读:0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