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住日本!没有让这个国家成为超级大国,要知道,当时的日本离超级大国这个门槛,真的就差一只脚,谁料,美国出手了,不是一次打击,而是系统性收割,从各个方面,进行打压! 美国的逻辑从来简单,盟友可以富,但不能威胁自己的霸权,日本刚好踩了这条红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有多横?1968年就坐稳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1980到199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速保持在4%,失业率常年就1%到2%的样子,老百姓手里全是钱,投资意愿特别高。 产业方面更不用说,从“来料加工”直接冲到高端制造,中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例快到一半了。 美国市场上五分之一的半导体设备、三成的汽车、一半以上的机床,全是日本货,当时全球市面上八成的半导体芯片都是日本造的,NEC、东芝这些企业直接把美国公司挤到后面,1990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里日本占了五家。 这下美国根本坐不住了,最先下手的是汽车行业。1980年美国汽车工会直接逼宫,要求日本限制出口。1981年日本就妥协了,把对美汽车出口量卡在一百六八十万台。美国国内反日情绪更凶,有人一次性砸了四十多辆日本车,沃尔玛都喊着“把美国带回家”,明着不卖日本货。 接着就来了更狠的,1985年美国贸易逆差里38%都来自日本,参议院直接给日本扣上“不公正贸易国”的帽子 这还不够,美国拉着英、法、德三国,把日本拽到纽约广场酒店签协议,也就是后来坑了日本三十年的“广场协议”。协议核心就是逼日元升值,签完第二天日元就从1美元兑235日元涨到215日元,十年后更是冲到1比79的高点。 日本人当时简直觉得自己一夜暴富,组团去美国扫货。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这些标志性建筑全被日本公司买下,甚至有传言说有人想收购自由女神像,美国人都慌了,怕整个美国被日本买走。 但这繁荣全是虚的,日元升值让出口成本飙升,日本央行只能降息救市,1987年把利率降到2.5%的历史低点,一降就是两年多。超发的货币全流进了股市和楼市,东京地价涨得能买下整个美国,日经指数1989年冲到三万八千多点。 美国没打算就此收手,更狠的收割在科技领域。看到日本半导体压过自己,美国直接动用301条款施压,逼着日本签半导体协议。协议要求日本限制出口、开放市场,还得把芯片价格抬高。日本根本没法反抗,谁让安全命脉捏在美国手里。这一招直接把日本半导体打垮,全球市场份额从80%跌到1990年的49%,后来更是只剩7%。 显然泡沫总有破的那天,1989年日本央行换了总裁,直接开始加息,一年多时间把利率从2.5%涨到6%。政府还开征地价税,把土地转让税提至30%。 这一刹车直接把经济干停了,1990年日经指数从三万八千多点跌到一万四千多点,不到一年跌没了一半多。 东京房价三年跌了一半以上,无数企业破产,1990到1997年每年破产企业都超一万四千家。兵库银行、山一证券这些巨头接连倒闭,打破了“银行不会破产”的神话。 日本就这么掉进了“失去的二十年”。1990年后GDP年均增速直接跌到1.6%,1998年甚至出现-1.1%的负增长。民用产业萎缩,银行全是坏账,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值,之前的繁荣彻底成了泡影。 回头看,日本当时真的离超级大国就差一步。但美国从贸易到货币再到科技,层层递进地拿捏,每一步都踩在日本的命门上。这哪是简单的打压,分明是精准的系统性收割。直到现在,日本经济还没完全缓过来,美国这波操作,确实把这个潜在的对手死死按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