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头脑了!天津一妈妈天冷起不来床,为了不耽搁送女儿上学,她灵机一动,竟然拿出手

鸿鹄浮歌 2025-11-10 10:39:49

太有头脑了!天津一妈妈天冷起不来床,为了不耽搁送女儿上学,她灵机一动,竟然拿出手机,给女儿点了单闪送,让跑腿送孩子去上学,幸亏女儿很乖巧,开心的出了门!可能是已经习惯了,网友:早上起不来的还是同一批人! 据河南乡村频道11月7日报道,“妈,今天谁送我上学呀?”天津一个扎着小辫儿的女孩,背着书包,头发还有点乱糟糟的,站在卧室门口,看着还赖在床上的妈妈问道。 谁能想到,她妈妈的回应直接让无数网友炸开了锅,妈妈迷迷糊糊地从被窝里伸出头,打着哈欠说:“妈妈起不来了,给你叫了个闪送叔叔,好不好呀?” 女孩听完,好像一点也不惊讶,乖巧地答应了一声,就准备出门了,这一幕被拍下来发到网上,立刻就像点燃了火药桶。 有人觉得这妈妈心真大,简直是拿孩子的安全开玩笑,评论区里一位网友说得特别直接:“我要是有这么漂亮的闺女,每天笑都能笑醒,哪还舍得睡懒觉?”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窝子,是啊,孩子是心头肉,怎么能让一个完全不认识的跑腿小哥送去上学呢?万一路上出点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 还有人注意到女孩那乱蓬蓬的头发,吐槽说:“从这发型就能看出来,床上那位是真懒,连给孩子梳个头都不愿意。” 言语之间,满是对这位妈妈不负责任的指责,在很多人看来,当妈的,就应该事事亲力亲为,尤其是在孩子安全这种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把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这不光是懒,更是对监护责任的漠视,可是,随着视频的传播,另一种声音也慢慢大了起来。 很多年轻的父母,尤其是那些每天在被窝里挣扎着要不要起床的“起床困难户”,纷纷表示“太理解了”。 一位网友现身说法:“当年我妈为了叫我起床,冬天直接掀我被子,冻得我一激灵,现在我当妈了,直接用科技解决问题,这波‘赖床传承’我给满分!” 这话听着像开玩笑,但背后却是一种育儿观念的变化,过去,我们总觉得当父母就得“牺牲”,就得“付出”,就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 冬天再冷,也得咬着牙爬起来,给孩子做早饭,送孩子上学,这才是“好妈妈”的标配,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父母,就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吗? 你看视频里的女孩,她并没有因为妈妈没送她而哭闹,反而很镇定地接受了安排,当妈妈问她吃早饭没,她清清楚楚地回答说去幼儿园吃。 整个过程,她表现出的独立和懂事,恰恰说明了平时的家庭教育是很到位的,一个孩子能在陌生人面前不怯场,有这么强的安全感,绝对不是一个时时刻刻被“圈养”在温室里的花朵能做到的。 这背后,是妈妈平时给了她足够的信任和锻炼,其实,这件小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代人完全不同的育儿心态。 老一辈讲究的是“规矩”和“责任”,凡事亲力亲为才算尽心尽力,而新一代的父母,更看重“效率”和“自我”。 他们觉得,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跟自己较劲,花几十块钱,既能让自己在寒冷的早晨多享受一会儿被窝的温暖,又不耽误孩子上学,这是一种聪明的“双赢”。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懒”字就能概括的,这是一种更加松弛和灵活的亲子关系,妈妈敢叫跑腿,女儿敢跟着走,这份母女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是多少天天“严防死守”的家庭所羡慕的? 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却常常忘了,教会他们如何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才是更珍贵的礼物。 当然,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让跑腿送孩子肯定存在风险,这需要家长提前做好沟通,比如和平台、跑腿员确认好所有细节,确保万无一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就该被一棍子打死。 偶尔一次的“偷懒”,一次小小的“出格”,或许并不会让母爱减分,反而可能让孩子更早地学会独立和变通。 养孩子,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判断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重要的不是你用了什么方法,而是你和孩子之间是否建立起了那种牢固的信任感。 比起那个每天睡眼惺忪、带着怨气送孩子上学的妈妈,一个休息好了、心情愉悦的妈妈,或许能给孩子带来更高质量的陪伴。 信源:河南乡村频道2025-11-7——这么可爱的闺女,你不送我送!

0 阅读:38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