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的骗子又换了新花样:前阵子是“免费领鸡蛋”套取信息,这阵子变成“扫码测运势”骗取授权。总有人中招,有人骂骗子太狡猾,可细想下来,被骗的缺口,往往是自己给的。 有人是贪念在作祟。明明知道“天降馅饼”大概率是陷阱,却忍不住想“万一是真的呢”——买保健品时信“吃了能活一百二”,投资时盼“三个月翻十倍”,说到底,是高估了运气,低估了人性的贪婪。就像钓鱼,鱼不是被钩骗了,是被饵勾住了。 有人是侥幸在撑腰。觉得“别人会被骗,我肯定不会”,结果在“高回报”的游说里一步步放松警惕,在“内部消息”的诱惑下慢慢卸下心防。直到钱打了水漂才明白,侥幸心理就像给骗子递钥匙,亲手打开了防线的缺口。 更隐蔽的,是“缺什么就信什么”。孤独的老人信“认干儿子能养老”,焦虑的家长信“花钱能买升学名额”,急于翻身的人信“一夜暴富的神话”。骗子不过是看穿了这份渴望,用虚假的“满足”织了张网,而真正困住人的,是自己心里的缺口。 说到底,上当受骗从来不是因为骗子太高明,而是因为我们心里的贪念、侥幸和渴望,给了谎言可乘之机。就像老话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常有坑连着。”守住心,明事理,才是最结实的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