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陷开拓者“循环魔咒”!G联盟历练恐成唯一出路

锐评最前线 2025-11-07 11:58:22

当开拓者媒体人直言“杨瀚森每场体验5分钟还不如去发展联盟打30分钟”时,这句批评戳破了俱乐部培养计划的表面合理性。连续三场DNP(未上场),仅在赛季初出战5场比赛,场均5.8分钟,杨瀚森的NBA开局陷入了一种既非实战又非休战的尴尬循环。

开拓者为杨瀚森设计的“循环魔咒”路径看似周全,实则两头落空。根据苏群的解读,球队上半赛季的安排已基本确定——主要在发展联盟打球,偶尔回开拓者板凳席熟悉节奏。但这种安排执行起来却变成了“下放-召回-坐板凳”的无限循环。杨瀚森已两次被下放至G联赛撕裂之城混音队,但每次训练结束后即被召回,然后在对阵湖人、雷霆等比赛中依然枯坐整场。这种看似培养实为消耗的操作,引发了球迷群体的广泛质疑。既然不打算让杨瀚森上场比赛,为何要反复进行下放和召回的操作?

换了个教练,也就是斯普利特的战术体系成为了杨瀚森难以获得上场时间的根本原因。开拓者主帅斯普利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阐述了他的篮球哲学:“防守,不停换防,还有速度。”他强调,“我们可以打得很快,我们整场比赛都在为对手施压,让比赛提速,打快速进攻。”在这种速度至上的体系里,传统五号位球员很难获得大量出场时间。斯普利特明确表示:“在这样的高速体系下,传统五号位肯定无法坚持40分钟,因此将阵容变小成为必然选择。”从实际比赛来看,开拓者确实在大量使用小个阵容。即便是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首发中锋克林根也只获得了17分钟的出场时间,创下其本赛季新低。

对杨瀚森来说,他在开拓者内线已无立锥之地,目前他是球队的第四替补中锋,出场时间难以保障。克林根作为首发中锋,罗伯特·威廉姆斯作为第一替补,再加上里斯作为第三中锋本场表现出色——三分球5中4得到12分,让杨瀚森的处境更加艰难。罗威的回归使得开拓者内线轮换更加拥挤。斯普利特曾表达对罗威的期待:“我们一旦拥有他,很多事情都会改变。他有动态的持球能力和防守能力,并可以参与到掩护和转换中来。”罗威的技能包似乎更加符合斯普利特的战术体系。

“每场4、5分钟体验下气氛还不如在发展联盟每场打30分钟”——开拓者媒体人对杨瀚森的情况建议道。NBA赛季漫长,而NBA球员的技术提升主要依靠休赛期,赛季中训练的提升空间有限。媒体人“导演”也极度不满地表示:“杨瀚森需要更多比赛机会,NBA赛季中训练什么都提升不了。”杨瀚森拥有天赋和潜力,斯普利特也承认:“从夏天就感受到了他很特别,当他准备好了他就会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位很有天赋的球员。”但在实战经验匮乏的情况下,这种潜力难以转化为即战力。比赛结束,克林根开心地鼓掌庆祝胜利,而杨瀚森只能冲进场内,与队友逐一击掌。那一刻,他更像一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G联赛已在11月7日开打,那里或许才是杨瀚森真正的战场。与其在NBA板凳席挥毛巾,不如在发展联盟掌控比赛——这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唯一的出路。

0 阅读:87
锐评最前线

锐评最前线

不玩虚的,只给你最犀利、最专业、最有料的篮球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