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蹭流量博关注,现在有些网红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去年成都就有这么一出闹剧,李某某带着一群主播,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两女争男友”的狗血剧情。 他们可不是随便演演,分工明确得很:有人负责直播,有人从路人角度拍视频,两名女主播梅某和何某某更是“演技爆发”,不仅互扇耳光、扔啤酒瓶,还提前买了“血胶囊”道具,咬破后造成口吐鲜血、头上流血的假象。为了效果逼真,他们甚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结果救护车真来了,医护人员却发现了破绽——伤者身上所谓的“血迹”颜色不对,也找不到实际伤口,而且当事人意识清醒,还拒绝进一步检查。烧烤店老板也觉着不对劲,那“血”看起来像颜料,这伙人走后还落下一板血胶囊。更离谱的是,那个据说被120拉走的“伤员”,没多久又溜达回来了,还兴奋地催同伴:“现在流量这么高,赶紧发视频!” 这帮人拍的视频和直播确实引来不少人围观,一条短视频播放量就冲到70多万。但结果呢?7个人全部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真是应了那句话:想红想疯了,最后把自己送进了局子。 🤔 如何看待与防范此类乱象 这事儿说起来挺可气的,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 对主播而言: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丢了底线和法律意识。靠这种歪门邪道骗来的关注,最终只会反噬自己。扎实做内容,才是长久之道。 · 咱们普通网友:刷到那些情节特别夸张、狗血,尤其是带有“血迹”等冲击性画面的视频时,得多留个心眼,别轻易就被带了情绪。你的清醒判断,就是不给这些虚假流量生存的空间。 · 平台和监管层面:也需要持续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监管部门已经陆续开展了“清朗·网络戾气整治”等多项专项行动,重点就包括打击这类低俗不良的直播行为。平台方也应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比如推动建立违法账号“黑名单”制度,共同挤压这类造假内容的生存空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希望这次拘留能给所有动歪心思的人敲个警钟——摆拍有风险,炒作需谨慎,否则等你的不是流量,可能是手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