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情况不对,沈伯洋是越来越慌了! 11月5号,国台办再次点名沈伯洋后,沈伯洋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07 10:04:36

眼看情况不对,沈伯洋是越来越慌了! 11月5号,国台办再次点名沈伯洋后,沈伯洋出来回应了。他说,中国大陆的做法只是自嗨,目的是提振他们的士气。 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他进行威胁,其实对他来说没什么差别。因为不管大陆是否会通缉,他出门的小心程度都是一样的。 沈伯洋的回应其实并不新鲜,差不多跟之前岛内一些政客的说法如出一辙:一边说自己不怕,一边又强调对岸“威胁无效”,可要是真的一点不怕,那干嘛要专门跳出来说上一大段呢? 毕竟像他这样长期跑在“台独”前线搞活动的人,对大陆的政策变化应该再敏感不过。这次国台办点名还加上了“依法追究”四个字,分量一下子就重了不少,跟过去那种点到为止的表态不一样了。 再说李明哲这个例子,他提得挺巧妙,但也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那场真实的抓捕事件。李明哲在没有通缉的情况下入境大陆,最后因涉嫌颠覆国家政权被依法判刑。 这个案子在当时岛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让不少活跃在岛内的“台独”分子意识到,法律的边界不是他们可以任意试探的。 沈伯洋现在拿这个例子来表达“反正有没有通缉都一样”,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他的一种心理防线,毕竟他自己也清楚,只要踩线了,法律不会视而不见。 很多人可能会问,大陆点名一个人在岛内活动,有用吗?其实看看以往的例子就知道,大陆在处理涉台问题上向来是讲究证据和程序的,不轻易出手,但一旦出手,基本都稳准狠。 而且这次点名还不是普通的批评,而是明确要依法追责,意味着对沈伯洋的行为已经不再是政治表态的层面,而是进入了法律程序的轨道。 这也说明,大陆在处理“台独”问题上越来越制度化,不再是单纯靠喊话,而是用法律作为武器,形成震慑。而沈伯洋之所以慌,除了知道自己有多大“火力”外。 恐怕也担心这次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个信号。最近几年,大陆对“台独”分子的处理明显加快节奏,比如2023年明确出台的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的相关细则。 从限制出境、冻结资产到依法追刑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组合拳。这种政策背景下,任何一个被点名的“台独”分子,都很难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对待。 更关键的是,当前整个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台海问题不再是岛内可以自说自话的内部事务,而是一个被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搞所谓“战略模糊”。 但并不会真正为岛内激进分子护航到底。很多“台独”分子心里其实清楚,一旦局势变紧张,指望外部力量保护他们的安全,根本不现实。 沈伯洋这次跳出来回应,也可能是想通过“嘴上强硬”来稳定自己在岛内的立场,但从现实角度看,这种做法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说到底,沈伯洋这类人,其实是踩在灰色地带玩火。他们享受着岛内的政治话语空间,却又试图挑战大陆的法律红线。这次国台办点名,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面对这样的变化,他当然可以嘴硬,但内心的压力恐怕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毕竟,通缉不通缉不在他决定,而是在于他做了什么,底线踩没踩,法律会给出答案。

0 阅读:396

猜你喜欢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