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彻底慌了! 11月5日,财政部在港成功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3年期、5年期各20亿美元,总认购额达1182亿美元,创下发行最高认购纪录,彰显全球资本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认可。此次发行票面利率低于同期美债,3年期3.646%、5年期3.787%,同期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60%,10年期收益率达4.13%。 咱先算笔明白账,40亿的发行规模引来1182亿认购,每1美元债券就有近30美元资本争抢,5年期认购倍数更是冲到33倍。这可不是虚火,是全球资本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2017年至今咱们在香港累计发行250亿美元主权债,此前最高认购倍数才22倍,这次直接把纪录拉高了一大截。 这里的核心逻辑特实在:利率比美债低,资本却更买账。发行当天,美国3年期美债收益率还在3.8%以上,5年期冲到3.9%,比咱们的票面利率高出0.15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本该追高收益,可资本偏要反着来,关键就在于“安全”二字。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长期稳定在A+级别,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多年未大幅下调;反观美国,欧洲评级机构早已将其下调至AA-,国债规模突破38万亿美元,今年仅到期债务就有7.8万亿,违约风险隐患越来越明显。 资本从来不会跟钱过不去。现在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已超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仅5、6两个月就增持188亿美元,彻底扭转前两年净减持态势。这些资金放弃高息美债转向中国主权债,本质是看清了:中国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这种稳定增长预期,比不确定的高收益更靠谱。 美国的慌不是没缘由的。一边是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一边是资本用脚投票,大量资金从美债流出转向中国资产。之前总有人吹美债“安全、流动性强”,可38万亿债务大山压着,到期债务扎堆,再高收益率也遮不住违约风险。而咱们的主权债连续多年零违约,离岸发行覆盖香港、伦敦、巴黎等多个城市,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把中国资产当成“避风港”。 这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真实变化。中国主权债成香饽饽,外资踊跃涌入人民币资产,说明“中国信用”已成为全球资本的定心丸。这种认可,不靠口号,靠的是稳定的经济基本面和扎实的偿债能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霸权美债 美国联邦债务 中美化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