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吧!”11月1日,安徽,一男孩玩耍时,意外看到快递柜的门没关好,男孩

文史充点站 2025-11-06 19:19:56

“这下后悔了吧!”11月1日,安徽,一男孩玩耍时,意外看到快递柜的门没关好,男孩出于好奇,不顾同伴的阻止钻了进去,没想到,同伴失手将柜门关上了,吓得男孩在里面哇哇大叫!同伴发现门打不开,急忙跑去寻求帮助。 11月1日晚上,安徽淮南某小区内,两个小男孩在楼下玩球。其中一个孩子发现快递柜有个格子门没关严,出于好奇就蹲下来往里看,看着看着,他觉得里面挺宽敞,就钻了进去。 站在外面的同伴劝他别进去,但已经来不及了,男孩整个人都钻进了快递柜,外面的同伴想把他拉出来,结果手碰到了柜门,只听“咔嚓”一声,门自动锁上了。 被困在里面的男孩一下子慌了,开始使劲拍门喊救命,外面的同伴也吓坏了,他试着打开柜门,但怎么弄都打不开,幸好附近有人听到喊声,赶紧拨打了119。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检查了快递柜的锁扣结构,发现已经完全卡死,他们用专业工具撬开柜门,前后用了大约10分钟,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男孩虽然吓得不轻,但身体没受伤。 这种事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2020年江西赣州有个1岁半的男孩,被4岁的姐姐关在快递柜里,也是消防员救出来的,江苏常州还有个11岁男孩,钻进快递柜后在里面玩手机,差点因为缺氧出事。 快递柜内部空间很小,一旦关上门,里面的空气很快就会不够用,成年人在里面待半小时可能就会感到憋闷,小孩子体质更弱,危险性更大。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往这些地方钻?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洞穴效应”,小孩子天生对狭小封闭的空间有探索欲,纸箱子、柜子、桌子底下,这些地方在大人眼里很普通,但在孩子眼里就像是神秘的小世界。 问题是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能钻,哪些地方有危险,他们看到快递柜的小格子,就像看到一个可以藏身的秘密基地,完全想不到会被困住。 作为家长,平时带孩子经过快递柜时,可以随口说一句:“这个柜子是送快递用的,不能进去玩,进去了门会锁上,就出不来了。”说的时候语气要平和,别吓唬孩子,只是让他知道这件事。 如果孩子问为什么不能进去,可以解释说:“柜子里很小,关上门后空气不够,会喘不上气。”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说,比单纯的“不许”要有效得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告诉孩子万一被困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大声喊救命,或者用手机打电话求助,不要因为害怕被批评就不敢喊,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次淮南的孩子算是幸运的,被困时间短,旁边又有人听到求救声,但不是每次都能这么幸运。前几年有个新闻,一个孩子钻进废弃冰箱里玩捉迷藏,结果被闷死在里面。 所以安全教育不能等出了事再说,平时多留意一下,看到孩子往奇怪的地方钻,及时制止并解释原因。不要只说“不许”,而是告诉他为什么不行,孩子才能真正记住。 小区物业也有责任,快递柜用完后要确保门关严,别留安全隐患,有的快递柜设计不太合理,门关不严也能锁上,这种情况应该联系厂家改进。 “现在取快递还能“开盲盒”开出个娃了?这经历够这孩子记一辈子了,绝对的“童年阴影”系列,以后看见快递柜都得绕道走。” “这俩娃,一个真敢钻,一个真敢关啊!旁边那小朋友劝都劝不住,一身反骨说的就是他了。这下好了,两个人的童年都“完整”了。” “要我说,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孩子,人教人教百遍不一定有用,事教人一次就记住了,这比家长唠叨一百句都管用。” “笑归笑,但仔细一想真的后怕,快递柜里面又窄又闷,时间长了缺氧可不得了,之前看新闻,江西有个娃也被关过,消防员救出来的时候里面温度都37度了;常州还有个孩子更惨,靠着自己带的手机报警,困了快一个小时才得救。”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当时没人路过,后果不敢想,这事儿也不能只让家长背锅,快递柜公司是不是也得想想办法?为啥不把大柜子装高一点?或者设计个从里面也能开的保险开关,再搞个后台远程开门功能,万一再发生这种事,物业或者消防一个电话就能打开,也省得每次都要动家伙破拆,看着都心疼。” “家长平时肯定也得反复强调,哪些地方不能钻,哪些事情不能做,孩子好奇心重,光靠说可能不行,就得用这种真实案例吓唬吓唬他们,顺便教他们万一被卡住了怎么办,保持冷静最重要。 ” 你觉得防止这类“熊孩子被困”事件再次发生,最关键的一环是什么?是家长的教育看护到位,还是快递柜公司需要升级安全设计?或者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点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云观视频

0 阅读:48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