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翻个身——他老婆安倍昭惠在他死后,直接开启了“环

康安说历史 2025-11-06 15:27:19

安倍晋三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翻个身——他老婆安倍昭惠在他死后,直接开启了“环球旅行模式”,嘴上喊着“公益文化外交”,说白了就是拿着他的抚恤金到处游山玩水,就连咱们的黄山,她都偷偷跑去爬了一圈。 先说说这钱到底有多厚实。安倍晋三当了快 8 年首相,是日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按日本政府规定,前首相遗属能领的待遇高得吓人。 每月光是抚恤金、养老金和各类津贴就有数十万日元,这笔钱搁普通日本白领身上,得攒小半年才能挣到。更别提安倍生前积累的政治资源,随便动动关系就能换来资助,这才有了昭惠满世界飞的资本。 有人算过一笔账,她一次跨国旅行的机票、住宿、餐饮少说也要上百万日元,而《文春周刊》统计,短短一年她的旅行开支就超过 8000 万日元,这可是普通日本上班族 15 年的收入总和。这些钱本该用来照顾安倍年迈的母亲,结果她只给了点象征性的生活费,大部分全变成了自己的 “旅行基金”。 再看看她所谓的 “公益文化外交” 到底干了些啥。2023 年 10 月,她偷偷跑到黄山,在始信峰戴着竹编斗笠举着手机拍自拍照,摆着胜利手势笑得灿烂,这张照片一出来,中日网友都炸了锅。 要知道,那会儿距离安倍去世才刚过一年,奈良街头她痛哭失声的样子还没被人忘干净,转头就成了游山玩水的 “驴友”。 不光是黄山,她的足迹早就遍布全球:在柬埔寨吴哥窟双手合十祈福,转身就坐在法国埃菲尔铁塔下的咖啡馆晒太阳,去东南亚逛寺庙,还跑到台南参加芒果节。 日本媒体跟拍过她的法国 “文化之旅”,三天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买纪念品、泡咖啡馆,唯一沾点 “文化” 的事,就是和当地小学生一起画了幅画,这哪是文化交流,分明就是打着旗号满足自己的旅游瘾。 更讽刺的是,她嘴上说在延续 “安倍精神”,实际做的全是和丈夫政治主张不搭边的事。安倍生前最看重修宪、强化日美同盟,可昭惠整天晒的不是旅行照,就是自己开的 “昭惠夫人” 酒馆的日常。 这家开在东京寸土寸金地段的酒馆,客源神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就是在靠安倍的名气 “变现”。 就算偶尔见政要,也更像旅行中的附加节目:2025 年 5 月去莫斯科见普京,转头就回日本插秧;10 月刚会晤完特朗普,月底就跑到台湾高雄给安倍的铜像献花,还和民进党官员打得火热。这些所谓的 “外交活动” 没有任何实质成果,反而成了她环球旅行的幌子。 日本民众早就看不下去了,骂声一片。横滨有个叫山田太郎的市民说得直白:“这就是对安倍政治遗产的践踏!” 大家都清楚,抚恤金是纳税人的钱,安倍在任时还喊着 “节约行政开支”,结果他老婆拿着国家的钱满世界挥霍。 有人扒出她出国前总去银座精品店买奢侈品丝巾,每条都够普通家庭一个月的菜钱,坐飞机从不选经济舱,住的都是希尔顿起步的酒店,一晚房费就十万日元。可偏偏日本对前领导人家属是 “放养” 状态,只要不违法想干嘛干嘛,这才让她有恃无恐。 那些替她辩解的人说这是 “女性独立”,简直是扯谈。真正的独立是靠自己本事吃饭,不是拿着亡夫的抚恤金和政治遗产挥霍。 东京大学有教授早就指出,日本的抚恤金规定虽没明说不能旅游,但惯例是用来 “维持与身份相符的生活”,昭惠这明显是在挑战底线。 她嘴上说 “晋三最希望看到我快乐”,可安倍要是真能看见,恐怕更想问问她:自己一辈子攒下的名声,怎么就成了她游山玩水的垫脚石? 说到底,安倍昭惠的环球旅行就是一场借着 “公益外交” 名头的享乐之旅,底气全来自安倍留下的钱和名气。她把纳税人的抚恤金当旅行基金,把丈夫的政治遗产当摇钱树,既没延续安倍的政治主张,也没做出任何真公益。 这样的做法不光寒了日本民众的心,更让安倍的政治遗产变得面目全非。要是安倍泉下有知,怕是真得气得翻来覆去,毕竟他苦心经营一辈子,最后竟不如老婆的一张黄山打卡照有话题度。

0 阅读: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