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欧盟正式宣布,要调查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把镍矿业务卖给中国五矿集

飞舟说世界和平 2025-11-06 14:20:06

11月5日,欧盟正式宣布,要调查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把镍矿业务卖给中国五矿集团这事。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这笔看似普通的跨国并购,背后藏着全球新能源赛道的暗潮涌动。交易早在今年2月就已敲定,五矿资源以最高5亿美元(约36.4亿元)的价格,拿下了英美资源在巴西的两座镍矿和加工厂,这是中企首次进军巴西镍矿领域,到手的还有520万吨全球第三大镍储量,以及每年4万吨的稳定产能。对五矿来说,这是低位布局关键资源的好机会,毕竟镍价起伏不定,而未来新能源电池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 镍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三元锂电池的“核心骨架”,单辆电动车的镍用量就能达到40公斤以上。随着2025年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规模逼近6000亿美元,这种银白色金属早已成了各国争抢的战略资源。欧盟在今年实施的《关键原材料法案》里,明确把镍列为必须保障自给率的关键资源,自然容不得供应链出现半点“变数”。 有意思的是,这场调查的背后还藏着一段“竞价插曲”。荷兰矿企Corex曾开出近9亿美元的报价,几乎是五矿的两倍,却没能拿下交易。输家不甘心,联合美国钢铁协会向欧美政府施压,炒作“中企掌控全球52%镍产量”的焦虑,声称交易威胁欧盟供应链安全。但英美资源说得实在,选择五矿看重的是其可靠的运营记录和交易执行力,这本就是正常的市场选择。 如今欧盟启动第二阶段调查,巴西的反垄断审查也在同步进行,这场横跨三国的资源博弈越来越复杂。其实放眼全球,中企在新能源资源领域的布局一直很稳健,从印尼的镍铁项目到非洲的钴矿开发,都是为了构建稳定的产业链。而欧盟一边喊着开放合作,一边用“安全化”思维干预商业交易,难免让人质疑其真实意图。 全球矿产分布本就不均衡,新能源转型又需要各国携手,靠封锁和审查很难真正保障自身安全。五矿的这笔收购,本质上是企业基于市场规律的战略选择,却被卷入地缘政治的漩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飞舟说世界和平

飞舟说世界和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