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这张方子收藏下来,用了30年不离手,腹痛腹胀不在话下! 近期整

陈玉龙谈养护 2025-11-06 13:28:02

胆囊结石 —— 这张方子收藏下来,用了30年不离手,腹痛腹胀不在话下! 近期整理病例时发现,近一年接诊的胆囊结石患者已有三百多例。这其中有体检发现结石、但无症状而选择保守观察的,有西医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却担心术后影响生活而犹豫的,也有尝试过各种 “排石偏方”,比如喝鸡内金粉、吃核桃,然而还是反复腹痛、腹胀,进食油腻后症状加重的。 在中医理论里,胆囊结石的关键病机可概括为 “肝胆气滞,湿热蕴结,胆腑通降失常”。胆囊为 “中清之腑”,内藏胆汁,其正常功能依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胆腑的通降。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不行则血不畅,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结于肝胆,阻碍胆腑通降,胆汁排泄受阻,久而久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就会析出形成结石,进而引发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那么治疗胆囊结石常用什么方?我的基础方常含这几味:柴胡、金钱草、郁金、鸡内金、大黄、木香。此方虽简,却独具匠心。 要理解此方,得先清除胆囊结石 “腹痛腹胀” 的根源。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结石是由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等原因形成。而中医则认为此症多因 “肝郁气滞,湿热内蕴” 所致 —— 长期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会导致肝气不舒;过度食用油腻、辛辣食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肝郁与湿热相互影响,导致胆腑气机不畅,胆汁排泄障碍,结石形成并引发疼痛、腹胀等不适。 此方之妙,在于 “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排石”,恢复胆腑通降功能。 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 许多胆囊结石患者情绪波动时腹痛加重,柴胡能调节肝气,使气机顺畅,就像给拥堵的交通疏导开道; 金钱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 它是排石的良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排泄,溶解结石,如同清洁剂,把胆囊内的结石一点点化解排出;郁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疏肝利胆 —— 它可以加强柴胡疏肝的作用,同时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腹痛,帮助胆腑恢复正常功能;鸡内金化坚消石、健脾消食 —— 它不仅能磨化结石,还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上减少湿热生成,为排石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 可荡涤肠胃积滞,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减轻肝胆湿热,协助结石排出,就像打开了身体的 “排污口”;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 能缓解因气滞引起的腹胀、腹痛,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辅助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行医几十年,常有患者疑惑:“仅六味药,能管用吗?” 我常解释:中医用药讲究 “君臣佐使”,如同调兵遣将,并非药多就有效,关键在于 “精准”。柴胡、郁金为君药疏肝理气,金钱草为臣药清热排石,鸡内金、大黄为佐药化坚泻热,木香为使药理气导滞。每一味药都各司其职,共同发挥疏肝利胆、清热排石之效。 这些年我越发觉得,治疗胆囊结石不仅是药方上的技术活,更是医患之间同心协作的过程。医生负责辨明肝郁、湿热、气滞孰轻孰重,正气是否亏虚;患者则需谨守禁忌 —— 勿因症状稍缓即自行停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运动。 当双方目标一致,许多看似难缠的胆囊结石,其实也能慢慢好转 —— 毕竟胆囊只是 “堵塞” 了、功能失常了,并非不可修复,辨证精准,调治得法,自能重获健康。

0 阅读:27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