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

天天纪闻 2025-11-06 11:58:32

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从2018年起美国就先挑头折腾贸易摩擦,一会给咱们中国商品加税,一会又把咱们企业列进啥实体清单,就没停过。到2025年4月更过分,美方把对华关税提得老高,咱们中方也没含糊,跟着反制,两边有时候关税都加到百位数了,最后啥结果?   美国那些种大豆的农场主,豆子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愁得睡不着;咱们国内的进口企业,进货成本蹭蹭往上涨,要么自己硬扛着不赚钱,要么只能把售价提上去,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   就连全球的供应链都跟着晃悠,好多企业不敢随便签长期订单,怕哪天关税又变了。后来5月份在日内瓦谈了一次,两边才算松了点劲,美方先暂停了那24%的“对等关税”,咱们中方也跟着暂停了同比例的反制,还留了10%的税率没动。   到了8月,斯德哥尔摩又谈了一轮,把这个暂停期续了90天,现在不过是再把暂停期延长一年,其实就是落实之前吉隆坡磋商定好的事,也跟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时说的方向对得上。   这次关税调整真不是改个数字那么简单,里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能落到咱们生活里。公告里不光说暂停24%的税,还明明白白写了,以后不对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收那15%的加征关税,就连高粱、大豆、猪肉这些农产品之前额外加的10%关税,也给免了。   选这些品类都是咱们中国市场真真切切需要的。之前加税的时候,国内饲料厂最头疼——大豆是做饲料的主力原料,关税一涨,饲料成本跟着往上飘,最后养猪的、养鸡的成本也高了,咱们买猪肉、鸡蛋都得贵点;还有做面包、饼干的食品厂,用的小麦、玉米一贵,成品也得涨价。   现在把这些额外关税免了,企业进货便宜了,不光企业能多赚点,咱们买这些日常吃的也能沾点光。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的霍建国也说过,这就是把之前谈好的共识落到实处,先从两边最容易达成一致的农产品、基础商品入手,一步一步来,不着急求快。   但别以为暂停了24%的税,就等于咱们全松口了,那10%的税率攥得还挺紧,这里头的考虑才是关键。   要知道,中美之间的疙瘩还没全解开,美方搞的那个“50%穿透性规则”还在——简单说就是商品里只要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产的,就算成中国商品,照样加税;还有针对咱们海事、造船业的301调查限制,这些都没取消。   这些事都跟高科技、产业竞争有关,都是难搞定的硬茬,没解决之前,咱们肯定得留后手。这10%的关税就跟个“安全阀”似的,既不让两边经贸关系彻底僵死,也不把谈判的筹码全交出去——毕竟贸易上的事不是谈一次就能完的,今天谈成点,明天再解决点,得有进有退,不能一下子把底牌都亮了。   而且这不是咱们一头热,是两边都动了。中方发公告的前一天,美国白宫也出了命令,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芬太尼关税”,还把他们那边24%关税的暂缓期也延了一年,就连咱们之前列的出口管制名单、不可靠实体清单,也跟着调了调。   这说明两边都知道一直僵着对谁都没好处:美国那些种大豆、玉米的农场主,就盼着咱们中国这个大市场——要是卖不进中国,他们就得亏本;咱们国内的进口企业也需要稳定的货源,总不能老从别的国家买,又贵又不稳定。   这种互相让一步,说白了就是为了两边都能受益,就像公告里说的,能让中美经贸关系往健康的方向走,不光两国老百姓能沾光,全球市场看着也能踏实点——毕竟中美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咱们俩稳住了,全球贸易也能少点波动。   肯定有人会问,既然都暂停24%了,为啥不干脆把那10%也免了?这就得说透贸易战的本质了——表面看是关税多少的事,其实骨子里是美国怕咱们中国产业升级,抢了他们的优势。   从“中国制造2025”开始,美国就一直盯着咱们的高科技领域,不管是芯片还是高端制造,总想着卡咱们脖子。   这次留的10%关税,涉及的不少商品都跟产业竞争有关,比如一些高端机器零件、电子元件,咱们留着这部分关税,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能让核心利益受损失。   但两边都没把话说满:中方强调是“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没说永久取消;美方也没提彻底取消其他限制,比如针对咱们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   这说明大家都清楚,中美经贸关系要修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靠一次又一次实打实的动作,慢慢攒信任,光靠嘴说没实际行动,根本撑不起来。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