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

云海澄碧翠 2025-11-06 11:33:18

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陆自己芯片产业的发展,毕竟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都是成熟制程的芯片,这些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结果现在平白无故就让给了台积电,自家芯片产业反而受到了挤压,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巨大打击!   在芯片产业自主发展的浪潮中,台积电南京厂的存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这家享受着大陆诸多便利条件的工厂,一边创造着可观收益,一边又悄然影响着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节奏,其中的关联与影响值得细细梳理。 大陆的芯片企业早已具备了生产常用芯片的能力,像中芯国际、华虹这些本土厂商,在 16 纳米、28 纳米这类应用广泛的芯片制造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但台积电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口碑和庞大的生产规模,在南京建厂后,迅速抢占了不少本应属于本土企业的订单。原本本土企业指望在这些常用芯片领域站稳脚跟,积累经验和资金,没想到市场份额被外来者分流,发展空间受到了明显挤压,整个产业的成长节奏也被打乱。 台积电南京厂能快速盈利,离不开大陆提供的诸多支持。建厂时获得的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让这家工厂得以快速落地投产。经过四五年的运营,该厂的营收已经冲到了千亿级别,累计利润更是达到两百亿左右。 但这些赚来的钱并没有用于反哺大陆市场或助力当地产业升级,反而大部分都流向了台积电在海外的其他工厂。 无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厂投产初期的巨额亏损,还是日本厂、欧洲厂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都是靠南京厂的盈利来填补,相当于大陆市场在间接支撑着台积电的全球布局。 近期,美国方面已经明确通知,将在年底终止台积电南京厂的设备进口豁免资格。 这意味着之后该厂想要进口相关设备和备件,都得逐案申请许可,不仅会增加不少行政手续和时间成本,供应链效率也会受影响,而且美方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批准其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的申请。这一政策变动,让南京厂的后续运营面临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台积电南京厂还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争夺市场。这种做法直接引发了本土芯片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大家不得不跟着压低价格,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利润减少后,企业能投入到研发中的资金自然就少了,技术升级的步伐随之放缓。更让人担忧的是,不少核心技术人才因为外企的稳定性更强,选择流向台积电这样的企业,进一步削弱了本土企业的发展后劲。 大陆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政,也给台积电带来了新的压力。芯片制造过程中离不开稀土元素,而台积电对相关稀土的依赖度很高,目前的库存仅能维持一个月左右。 新政要求含中国稀土超过一定比例的境外产品出口需经过审批,这不仅让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产能面临瘫痪风险,也直接导致南京厂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让人值得关注的是,台积电在靠着大陆市场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还配合外部势力对大陆芯片产业设置技术壁垒。 既没有向大陆转移关键技术,也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这让本土企业想要升级技术、提升制程水平变得更加困难,只能绕道寻找替代方案,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额外成本。 即便面临设备进口受限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台积电南京厂凭借多年积累的稳定客户资源和现有的生产能力,依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这也让本土企业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变得难上加难,如何在这样的格局下为本土芯片产业争取更多发展空间,成为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0 阅读:0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