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

古今知夏 2025-11-06 09:58:46

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梅洛尼早年那股子冲劲,作为极右翼政党的头头,她靠着对华强硬言论圈粉无数。一会儿质疑中国的发展模式,一会儿在涉台议题上跟风起哄,甚至公开呼吁欧盟对中国 “硬起来”。 最出圈的操作,就是 2023 年她高调宣布意大利退出 “一带一路”。当时的她,站在镜头前说得义正辞严,说什么 “维护国家主权”,实则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讨好美国,在欧盟里刷存在感,稳固自己的极右翼政权。 可她万万没料到,押错宝的代价,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退出 “一带一路” 的消息一落地,意大利的经济就遭了殃。威尼斯港的升级项目直接搁浅,原本指望中国资金盘活的地中海枢纽,集装箱吞吐量硬生生跌了 12%,周边的物流、工厂跟着歇菜,一堆工人没了活干。 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葡萄酒行业,更惨。中国曾是他们第三大出口市场,结果协议一撕,关税涨了,信任没了,2023 年对华出口额直接暴跌 23%。那些靠出口吃饭的小酒庄,老板们愁得睡不着觉,有的直接关门大吉。 更让梅洛尼心寒的是,她巴结的美国,根本没把她当回事。原本以为退出 “一带一路” 能换来美国的经贸支持、安全庇护,结果全是空头支票。 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看着是补贴制造业,实则把意大利的工厂全吸走了。人家企业一看美国给的补贴多,纷纷把生产线搬到北美,意大利本土一下少了 3 万个工作岗位。 后来意大利遭遇能源危机,求美国多给点液化天然气、降点价,美国一句 “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就把她打发了。 这时候再看看欧盟内部,梅洛尼更是越看越窝火。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企业代表团访华,签下一堆新能源、汽车大单,回国就给德国经济添了把劲;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厉害,空客飞机、核能合作签到手软,赚得盆满钵满。 而她自己呢?当初跟风支持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本想跟着凑个热闹,结果反倒伤了自己。意大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半订单都来自中国,关税一加,订单直接锐减,企业老板们天天跑到政府门口抗议。 可尴尬的是,她的极右翼立场早就让欧盟核心国家看不顺眼。退出 “一带一路” 的单边操作,更是让德国、法国把她边缘化。欧盟开会讨论对华政策,她常常被排除在核心磋商之外,连欧盟主席连任的晚宴都没她的份。 反观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这些中东欧国家,忙着跟中国深化 “17+1” 合作,赚得盆满钵满,这让梅洛尼彻底明白,在对华合作这件事上,逆行只能被孤立。 国内的压力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执政以来,意大利的经济就没好过,2023 年 GDP 增速才 0.1%,公共债务占 GDP 比重高达 140%,在欧元区里垫底。年轻人找工作难,失业率突破 25%,老百姓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浓。 企业界、工会组织天天给她施压,说退出 “一带一路” 是 “脑子进水的决策”,要求她赶紧跟中国修复关系。意大利工业联合会做了个调查,超过 60% 的企业都盼着重启对华合作,毕竟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才是救经济的良药。 现实一次次打脸,梅洛尼终于醒了。2024 年,她带着豪华商业代表团访华,态度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 以前的强硬言论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 “中意是重要战略伙伴”;她带着女儿逛中国景点、吃中式菜肴,拉近距离;最实在的是,双方一口气签了 10 多项合作协议, 从高端制造到绿色能源,再到文化旅游,全是实打实的好处。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拿到了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 梅洛尼的转变,其实是给欧洲极右翼政党上了一课,在全球化的今天,靠喊政治口号赢不来面包,靠站队美国换不来支持。只有放下意识形态的偏见,跟中国搞务实合作,才能让国家发展。

0 阅读:1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