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太狠了!把“吃垃圾”的虫子养到日赚1万,网友:看完头皮发麻又眼红》

小番茄说事 2025-11-06 09:49:14

《云南人太狠了!把“吃垃圾”的虫子养到日赚1万,网友:看完头皮发麻又眼红》 谁能想到,那些看得人头皮发麻的虫子,如今成了云南人的“摇钱树”?在文山柳井乡的养殖大棚里,密密麻麻的黑水虻爬满池底,负责人罗金称却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每天卖虫卵就能赚1万多,这虫子比金子还金贵!” 半年前,罗金称把黑水虻项目引进村里时,不少村民躲得老远。“黑糊糊的一堆,还吃厨余垃圾,光闻味儿都犯恶心。”可没人想到,这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小生物,竟是环保与赚钱的“双料高手”。 黑水虻的本事大着呢。刚孵化的幼虫堪称“垃圾处理机”,每天能吃掉4到6吨厨余垃圾,把酸臭的残渣变成自身营养。等幼虫长肥了,既能直接喂鸡鸭,还能提炼蛋白和油脂卖给医药、化妆品公司;就连它们的粪便,烘干后也是优质有机肥,能卖不少钱。罗金称算了笔账:从虫卵到成虫产卵只要38天,50克虫卵就能养成200公斤商品虫,投产第一个月就赚了21万。 在云南,靠虫子致富的不止罗金称。临沧的张子维养东亚飞蝗10多年,32个大棚一年能出4茬虫,年产值超50万,还带动周边5户乡亲一起赚钱。昆明、曲靖的养殖户则盯上了喙尾琵琶甲,这虫子药用价值高,喂点南瓜、玉米面就能活,养殖成本低但收益可观。 不过这“虫财”也不是躺着就能赚的。罗金称早在2018年就开始试养,光摸索技术就花了好几年。黑水虻对温度湿度要求极严,稍有不慎就会大批量死亡,而且每天得保证几吨厨余垃圾供应,少一点都影响生长。有养殖户跟风踩过坑,要么技术不到位赔了本钱,要么碰上“包回收”骗局,养出的虫子卖不出去。 云南油炸虫子黑水虻虫 五十万元的虫子 现在罗金称的大棚里,9个本地村民正忙着投料、收虫卵,每月能拿4000元工资还包吃住。村里的闲置土地租出去收租金,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形成了“垃圾养虫—虫喂家禽—粪便肥田”的循环模式,环保又增收。 如今再走进养殖大棚,村民们早没了当初的嫌弃。有人开玩笑说:“以前见了虫子就踩,现在看它们爬,就像看钞票在动!”从头皮发麻到主动上手,云南人用这些小虫子,蹚出了一条接地气的致富路。这波操作,不得不服!

0 阅读:0
小番茄说事

小番茄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