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

云海澄碧翠 2025-11-03 14:01:06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2019年曾断言,英国经济难以支撑其双航母体系,五年内或将面临出售或封存。这番话并非凭空猜测,而是一种基于对英国国力与野心巨大鸿沟的洞察。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困境,不是孤立的技术意外,它集中体现了英国制造业、财政与军事体系的系统性衰败。 这两艘英国史上最庞大的战舰,从立项之初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项目始于宏大的核动力构想,却因财政紧缺,最终妥协选择了尚不稳定的全电推进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降级,也为日后频繁的动力故障埋下了祸根。 项目的预算从最初的约40亿英镑,一路失控膨胀至超过64亿。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英国国防部付出了沉重代价,包括削减新型护卫舰订单、暂停核潜艇升级,甚至克扣了一线水兵的伙食费。 这背后是英国空心化的工业基础。昔日的“世界工厂”在建造自己的国之重器时,竟需向全球寻求帮助。特种钢材从瑞典进口,关键的螺旋桨轴由荷兰制造,部分焊接工作甚至要雇佣波兰工人才能完成。 先天的设计缺陷与薄弱的工业能力,必然传导至运行层面,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崩溃。这些航母非但没能成为可靠的威慑力量,反而沦为了昂贵而脆弱的“病人”,频繁进出船厂维修。 故障的性质揭示了问题的深层根源。2022年,“威尔士亲王号”的螺旋桨轴断裂,调查发现竟是源于安装时仅0.8毫米的低级工艺错误。而此前一年,一架F-35B舰载机坠海,原因更加荒唐,地勤人员竟忘记移除进气道挡板。 “维修”几乎成了这两艘航母的日常。截至2023年,“威尔士亲王号”服役的1251天里,真正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仅有267天。为了维持运行,海军甚至在两舰之间拆卸机油滤网等零件互换“续命”。 硬件的不可靠与人员危机同步上演。2025年,英国海军的招募人数下降了22.1%。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女王号”上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淋浴门”热水系统损坏事件和一场燃烧超过5小时的火灾,严重打击了船员士气。 航母最终未能成为重振国威的权杖,反而沦为国力不支的尴尬象征。最直观的问题是“有舰无机”。作为核心战斗力的F-35B战机,采购计划从138架被削减至48架,已交付的仅30余架,导致航母甲板在多数时候都显得空空荡荡。 所谓的“全球影响力”展示,也演变成了“借来的威风”。2021年的亚太航行,需要向美国海军陆战队借调F-35B中队才凑齐编队。而在印太地区的演习,则需要依靠日本自卫队提供护航,暴露了其无法独立执行高强度任务的现实。 最终,当国家骄傲开始被衡量其“残值”时,其象征意义便宣告破产。2024年,英国媒体爆出国防部正内部讨论出售“威尔士亲王号”以缓解财政压力。这与张召忠的预言形成了闭环,印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冰冷现实。 这两艘漂浮在海面上的巨舰,承载的早已不是昔日的荣光,而是一个老牌强国在国力衰退的现实面前,对其全球野心所发出的沉重拷问。

0 阅读:0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