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

云景史实记 2025-11-02 18:17:50

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荷兰出台更严厉芯片设备出口新规,对DUV光刻机实施精细化管控,进一步限制与中国芯片领域合作,此举与中国近期升级的稀土管控形成直接对冲。 就说 9 月底那事儿,荷兰政府居然搬出 1952 年冷战时的老法案,强行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冻结了人家 147 亿的核心资产,还把 99% 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只给中方留了 1 股象征性的股份。 他们以为抢了家公司就能拿捏咱们,殊不知安世半导体 70% 的封测产能都在东莞,全球每 10 辆新能源车就有 3 辆用它的芯片,咱们商务部 10 月 4 日一出手,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芯片,欧洲汽车业立马慌了神。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再这么闹下去,欧洲汽车生产得停摆 3 个月,损失超 200 亿欧元,10 万个工作岗位都要悬了,这就是荷兰给自己挖的坑。 更可笑的是,荷兰刚吃完安世事件的苦头,转头就敢在光刻机上动心思。这次所谓的 "精细化管控",说白了就是连老款的 DUV 光刻机都要卡咱们脖子。 可他们忘了,ASML 的光刻机离了中国的稀土根本造不出来。ASML 自己都清楚,他们的 DUV 设备里 35% 的核心零部件,生产时都得用咱们的稀土,尤其是镝和铽这些重稀土,少了它们,高精度光源系统和稳定轴承根本做不了。 咱们手里握着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10 月初升级稀土管控,就是掐住了他们的原材料命门,ASML 的设备交付已经延迟了 6 周,这还不够给他们提个醒吗? 荷兰之所以硬撑,无非是觉得咱们离了 ASML 的 DUV 就造不出芯片。 确实,之前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对 ASML 太依赖,14 纳米到 90 纳米的成熟工艺里,ASML 的设备占了 80% 到 95% 的市场份额,2025 年第三季度 ASML42% 的销售额都来自中国,说咱们是他们的 "金主爸爸" 都不为过。 但这都是过去式了,荷兰真以为能一直拿捏咱们?中芯国际早就开始悄悄布局,一边抢着买二手 ASML 设备保底,一边把小众产线腾出来给国产光刻机练手,现在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都突破 11.3% 了。 更关键的是,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 DUV 光刻机都完成内部测试了,良率高达 92%,明年就要量产,荷兰现在搞管控,顶多是给咱们的发展踩了脚油门,根本拦不住。 再说荷兰自己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安世事件才过去一个月,荷兰每天损失就达 230 万欧元,投资安全评级从 "AAA" 降到 "AA-",三家亚洲科技企业直接暂停了在荷兰设总部的计划。 要是真把中国市场丢了,ASML 得裁员两成,荷兰 GDP 增速可能从 2.1% 跌到 0.5% 以下,失业率都要突破 6% 了。 欧盟内部都吵翻了,德国偷偷和中芯国际深化合作,法国公开反对美国主导的封锁,就荷兰还在硬扛,这不是成了美国的 "炮灰" 吗? 宝马慕尼黑工厂现在单日损失超 1 亿欧元,大众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这些欧洲车企迟早得找荷兰算账,到时候荷兰拿什么赔? 咱们的底气从来不是只靠稀土,而是几十年攒下的产业家底。安世中国被接管后,立马宣布财务和运营双独立,拒绝执行外部指示,东莞工厂的仓库早就入库多出库少,而荷兰那边的研发中心 37% 的工程师都辞职了。 这就是差距,荷兰抢去的只是个空壳子,真正的产能、技术工人和市场都在咱们这儿。半导体这行当,不是建个工厂就能成的,得有配套的供应链、成熟的团队和验证过的客户,这些欧洲短期内根本建不起来,荷兰想找替代产能就是白日做梦。 说穿了,荷兰这场闹剧根本持续不了多久。他们一边要靠中国的稀土造设备,一边要靠中国市场赚钱,现在反过来卡咱们脖子,简直是自断生路。 咱们的稀土管控是精准打击,不是蛮干,既没全面封锁引发对抗,又刚好掐住他们的要害;而荷兰的 DUV 管控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不仅逼得咱们加快国产替代,还把自己的企业往绝路上推。 ASML 高层肯定比谁都清楚,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那些喊着 "制裁" 的荷兰政客,迟早得被国内的企业逼得改口。 现在再看荷兰 10 月 31 日的新规,更像最后的挣扎。他们以为靠着美国撑腰就能拿捏咱们,却忘了全球化的产业链早就把彼此绑在了一起。 咱们手里有稀土,有完整的制造体系,还有快要量产的国产光刻机,根本不怕他们折腾。反而荷兰,手里攥着的不过是副 "金手铐",越挣扎勒得越紧。 这场博弈到最后,输的肯定是那些逆势而为的人,荷兰要是还不清醒,等着瞧吧,用不了多久就得回头求咱们松绑!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