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警卫员封耀松在给毛主席擦背,擦得正起劲,突然没憋住,放了个大响屁!毛主席听

陈砚之 2025-11-01 17:54:32

一次,警卫员封耀松在给毛主席擦背,擦得正起劲,突然没憋住,放了个大响屁!毛主席听见后,笑着调侃他:“小封啊,你在我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啊!” 封耀松这人,出生在杭州一个穷苦人家,家里靠父亲拉黄包车过日子。那时候日子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小小年纪就懂事儿。1954年,他才十六岁,就跟着王芳厅长坐火车北上北京。本来以为就是去首都找份工作,谁知道机缘巧合,进了中南海,当上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这事儿对他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从一个拉车人家的孩子,一下子靠近国家领袖身边。 当警卫可不是光站岗那么简单,得寸步不离,照顾生活起居。封耀松刚去的时候,看到毛主席那么节俭,茶杯没水就把茶叶直接嚼了,这让他开了眼。主席问起他家情况,知道父亲拉车,就感慨那是骆驼祥子一样的苦命人。封耀松从那开始,就铁了心要好好干,为人民服务。 九年时间,他一直跟着主席。主席工作起来不要命,经常通宵达旦,饭凉了还在看文件。封耀松看不过去,就学着卫士长李银桥,提醒主席吃饭,还偷偷换菜,怕营养跟不上。主席抽烟厉害,他就把烟加滤嘴,减少点害处。冬天冷,主席脚冻红了,他就拿热水袋暖脚。一次半夜,主席吃芋头吃着睡着了,他小心帮着处理。这些事儿,都是他日常的一部分,体现出对主席的关心。 话说这个擦背放屁的事儿,是1957年2月的事。那时候主席熬夜写东西,封耀松劝休息,就在睡前帮擦背。擦着擦着,他没忍住,放了个响屁。主席听了,就笑着说那是背后小动作。这事儿传出来,大家都觉得有趣,主席的幽默化解了尴尬。封耀松当时肯定挺窘,但也看出主席平易近人,不摆架子。 其实主席跟警卫员们相处,就跟家里人似的。延安时候,大家吃黑豆,肚子胀,放屁声不断。主席听到,就出来问黑豆好吃不。有人放屁,他就说那是说不。接着又一个响的,他说天打雷,胡宗南快完蛋。这些小事儿,让警卫们觉得亲切,不像高高在上。 主席还把屁写进诗词里,《念奴娇·鸟儿问答》最后有“不须放屁”,秘书孟锦云读到笑,说主席今天放了25个,还记账。主席解释,人吃五谷杂粮,就有气,放屁是自然事儿,放的人得意,闻的人丧气。但词里不是一码事。这显示主席生活里挺接地气,不端着。 封耀松在主席身边学了不少东西。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靠谱的警卫。他感冒了,主席还关心治病。主席工作强度大,他跟着操心,半夜守门,累了就坐台阶睡着。这些经历,让他明白领导的责任和对群众的关怀。 类似的事儿,不止封耀松一个。主席跟身边人开玩笑,缓解压力。警卫们吃苦,但主席的幽默让大家乐在其中。主席视警卫如子弟,封耀松也以忠诚回报。九年里,他见证主席的节俭和勤奋,对他影响深远。 1962年,封耀松调回杭州,当了公安局民警。从中南海到地方,他带着那些回忆,继续工作。回想初到时,紧张得说不出话,主席拍肩问家乡事儿,像父亲一样。这些点点滴滴,让他一生珍惜。 这个故事,网上搜搜就能找到,出自《真实的毛泽东》这本书,由李敏、高风、叶利亚编。书里收录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真实可靠。封耀松的经历,也在其他资料里提到,比如他怎么从穷小子变成警卫,怎么照顾主席生活。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