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到处在传这个 中国的博士从讲师到教授,最少需要6—7年,为什么非洲博士,一年教授 他有啥独特的科研?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尼日利亚籍教授唐杰。 这位唐杰教授可不简单。他在电催化领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发表的论文入选了国际权威期刊的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这意味着他的研究既前沿又实用,被全球同行广泛认可。 他研发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海水里也能高效制取氢气。这项突破太重要了,毕竟地球上海水最多,直接利用海水制氢将为清洁能源开发打开新大门。 非洲科学家正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比如尼日利亚的巴巴洛拉教授,发表过400多篇论文,培养了几十名博士,在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上名列前茅。她的成就证明科研实力从来不看肤色。 国内高校的职称评审确实比较严格。比如有的大学规定,博士要当够两年讲师才能评副教授,有的甚至要求五年。这种制度保证了整体水平,但也显得不够灵活。 国际上更看重实际能力。有位从美国回来的青年学者,因为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重要论文,直接被国内顶尖高校聘为教授。这说明真正的人才到哪里都会受到重视。 评价学者,关键要看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唐杰教授的研究能让制氢成本更低,这对发展新能源至关重要。比起熬年头,这样的创新更值得鼓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