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题造假产业链!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当高校把横向课题经费变成硬指

真诚冰淇淋 2025-11-01 10:25:17

高校课题造假产业链!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当高校把横向课题经费变成硬指标,一场荒诞的“金钱游戏”就这么开演了。老师自掏腰包找企业走账,中介明目张胆撮合造假。 50万课题老师只需出5万,企业分期转账循环报销,连验收表、效益报告都能打包搞定,还吹嘘“7年零泄密”。更痛心的是艺术、小语种这类鲜有企业需求的专业,老师照样得扛考核,学校心里其实很明白。 表面上是老师被逼无奈,根子却在评价体系的歪路上。普通二本院校拿不到纵向课题,只能把横向经费当“政绩KPI”。 学校要“申硕申大”,就得凑课题数、刷经费流水,老师自然成了买单的人。就像熊丙奇说的,这和高校批量引进“水博”没啥区别,都是为了指标搞的弄虚作假。 更可怕的是这种造假正在形成恶性循环,中介靠制造“升副高才敢生孩子”的焦虑拉生意,老师为保绩效被迫借钱“买课题”,学校拿着虚假经费数据对外宣传,最后把学术诚信的底裤都扒光了。去年浙江财经大学专项整治科研经费,就查出不少横向经费虚开发票、利益输送的问题,说明这事早该管了。 靠造假堆出来的“科研政绩”迟早会塌,别让好好的老师被逼成“演员”,更别让高校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信息来源于澎湃新闻

0 阅读:200

评论列表

脸颊萌脸描椰

脸颊萌脸描椰

2
2025-11-01 18:33

我在高校工作过,用一个字形容这个领域:低配版国足。

doudou

doudou

1
2025-11-01 23:10

听说很多这么搞 这算不算集体造假?

真诚冰淇淋

真诚冰淇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