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男子在足疗店消费了后,趁店员不注意从消防通道偷偷逃离,店铺的老板事后看

厚广说法 2025-10-30 19:47:27

湖北京山,男子在足疗店消费了后,趁店员不注意从消防通道偷偷逃离,店铺的老板事后看监控称,考虑到金额不大,所以就没有选择报警。   (来源:我们视频   监控显示,该男子先是探头反复张望确认无人注意,随后快步逃离,过程中还多次回头观察动静,当店员发现时,男子早已不见踪影。   面对记者询问,店员表示,此次消费仅200多元,老板觉得金额不大,便没有报警。   然而这起“小事”背后,藏着明确的法律界定,即便金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逃单行为也绝非“不算事”。   一、200元逃单,民事责任跑不了   从法律关系来看,男子踏入足疗店接受服务时,便与店铺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店铺按约定提供了足疗服务,男子就应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其逃单行为直接构成合同违约。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意味着,即便金额仅200多元,店铺仍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该男子支付费用及相应利息,哪怕老板放弃追责,也不改变行为本身的违法属性。   二、金额虽小,仍可能触发行政处罚   不少人认为“钱少就没事”,但法律对逃单的评价不仅看金额,还看行为性质。若逃单者存在故意预谋(如特意选择消防通道逃离)、多次逃单等情节,即便单次金额不足千元,也可能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罚更重。部分地区将500元以上逃单金额列为治安处罚标准,而多次小额逃单因情节恶劣,同样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京山这名男子特意选择消防通道逃离,已具备一定预谋性,若店铺报警,警方可依法介入调查。   三、商家“算了”是宽容,但维权有方法   面对小额逃单,不少商家像这家足疗店一样选择“不追究”,这是基于成本考量的宽容,但并非唯一选择。法律明确了商家的维权路径:   1. 固定证据:第一时间保存监控录像、服务记录等,确保能清晰证明逃单事实和当事人特征;   2. 及时报警:即便金额不大,警方也可协助查找逃单者或进行调解,增加追回费用的可能。   老板没有报警是因为金额太小。对此,你怎么看? 秋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29
厚广说法

厚广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