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高调宣布! 10月30日,第80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立即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封锁。 这场投票结果堪称国际社会的“民意测验”——165个国家投下赞成票,只有美国、以色列等7国反对,另有12个国家选择弃权。这已经是联大连续第33年通过类似决议,每年的结果都差不多,但美国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地强硬。 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始于1962年,比我们很多读者的年龄都要大得多。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围堵,已经给古巴造成超过170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光是去年3月到今年2月,古巴就损失了约76亿美元,比上一年暴增49%——这笔钱足够古巴全体民众吃上4.7年。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社交媒体上难掩激动,他感谢国际社会给予的“压倒性支持”,并直言古巴是一个有尊严、有韧性的国家,无惧美国“动荡、残暴、冷酷而虚伪”的封锁。 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在接受古巴电视台采访时一语道破天机:投赞成票的国家不是随大流,而是“顺应法理、顺应人心、顺应潮流”。相比之下,美国却“再度站在公道正义的对立面”。 这场封锁不只是政治博弈,更是压在古巴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从燃料、食品到日用品、药品,几乎所有民生领域都受到影响。美国还将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2021年1月的这一决定,让本已艰难的古巴经济雪上加霜。 令人困惑的是,联大决议年复一年地通过,为何美国能年复一年地无视?答案藏在联合国的机制设计里——联大决议具有政治和道义分量,但不像安理会决议那样具有法律约束力。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完全有能力抵挡这种国际压力。 165:7的投票结果描绘了一幅国际社会与单边主义较量的生动图景。一边是几乎整个世界的呼声,一边是超级大国的固执己见。 这场持续33年的“年度表决”已成国际关系的独特风景。它年复一年地提醒我们:国际政治中,公理与强权之间的角力远未结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