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可以说“封杀

韫晓生 2025-10-30 17:56:49

[微风]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可以说“封杀”了印尼,可万万没料到,印尼也相当强硬,压根不拿奥委会的要求当回事。   (信源:搜狐——不给签证就封杀?国际奥委会对印尼开出重磅罚单,以后申奥都免谈 )   10 月 19 日要在雅加达开第 53 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全球八十个国家五百多名运动员都到了,唯独以色列的 6 名选手卡了壳 —— 印尼拒发签证。   这里面有东京奥运金牌得主阿尔乔姆・多尔戈皮亚特,以色列方面早早就拿到了主办方的口头承诺,还交了书面保证,结果临开赛被泼了冷水。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普通行政失误。印尼司法与人权部长直接公开表态拒签,后来更是放话 “这是总统的指令”。   雅加达特区长官说得更直白: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太过分,让他们的运动员来,民众会受不了。   作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跟以色列没建交,一直力挺巴勒斯坦,这次算是借体育舞台亮明了立场。   以色列急得四处申诉,却碰了一鼻子灰。先找国际体操联合会,对方说 “签证是国家主权,管不着”;又告到体育界的 “最高法院”——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结果三项诉求全被驳回,理由还是 “主权事务无权干预”。   这时候国际奥委会突然下场,10 月 22 日开会,23 日就甩出制裁大棒,速度快得惊人。   奥委会的 “封杀令” 有多狠?三条硬措施直指要害:   一是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暂停在印尼办赛事,连羽毛球这种印尼的优势项目都受牵连;   二是终止 2036 奥运申办对话,等于给印尼的奥运梦判了暂停;   三是勒令印尼奥委会去瑞士洛桑 “训话”。   奥委会说这是捍卫《奥林匹克宪章》,核心是 “运动员无歧视参赛权”,还放了话:啥时候承诺不拒签,啥时候解封。   但印尼压根没怂。体育部长埃里克・托希尔当天就在社交平台回应,承认知道会有后果,但 “坚持维护公众利益”。   他没提服软的事,反而说要继续搞国内 17 个重点体育项目,建训练中心,照样在亚洲和全球体育圈刷存在感。   这种强硬不是装样子,要知道印尼为申办奥运花了不少功夫,说放弃就放弃,可见立场多坚定。   这里得科普个关键矛盾:体育中立 vs 国家主权。   奥委会一直说 “体育无关政治”,2019 年马来西亚拒签以色列运动员,最后就妥协了。   但这次印尼抓的点很准 —— 签证是国家主权,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都明确说了管不了。   奥委会绕过主权谈规则,难免被骂 “双标”,网友就怼:“俄乌战争时你们禁赛俄罗斯,咋不说体育中立?”   更有意思的是各方的反应细节。以色列体操队只能在酒店看比赛直播,教练接受采访时叹气说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国际体操联合会被奥委会骂 “失职”,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印尼网友倒是一片叫好,说 “终于硬气了一次”,还有人在体育馆外举标语支持政府决定。   其实这事里藏着体育治理的大难题。奥委会想当 “规则警察”,但碰到国家主权就没辙。2020 年东京奥运时,朝鲜因为防疫拒参赛,奥委会也没制裁;这次对印尼下狠手,难免让人觉得是 “看人下菜碟”。   有体育法专家说,这暴露了《奥林匹克宪章》的软肋 —— 只约束运动员和协会,管不了主权国家。   现在双方还僵着。世锦赛没以色列选手照样开了,但后续的羽毛球大师赛、足球邀请赛全黄了,印尼损失不小。   奥委会的权威也受了挑战,要是其他国家有样学样,以后赛事办起来更难。有网友说得实在:“奥委会不该逼小国选边站,真讲中立,先把俄罗斯运动员解禁了再说。”   这场风波本质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奥委会想维护纯粹的体育,可印尼要顾及民众情绪和外交立场。   体育从来没真正脱离过政治,只是这次撕得太难看。印尼硬刚的背后,是国家利益比体育荣誉更重;奥委会封杀的底气,是握着赛事资源的话语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印尼拒签有错吗?奥委会的制裁算 “霸道” 吗?体育真的能完全脱离政治吗?评论区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谁占理。

0 阅读: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