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就这么说吧,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南琴聊文化 2025-10-30 15:56:44

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就这么说吧,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这种问题! 在全球都在热议芯片竞赛、中国为高精尖芯片“卡脖子”问题焦虑时,俄罗斯的从容确实显得格外特别。 但这种从容可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顶尖芯片技术,而是一套特别务实的生存策略,不追求站在科技最前沿,却把自己的核心需求护得稳稳的。 俄罗斯的核心产业和中国不一样,主要集中在军工、能源和航天这些领域,对芯片的要求本来就不追求“高精尖”。 像导弹、雷达这些国防重器,用60到250纳米的成熟制程芯片就够了,根本不用依赖几纳米的尖端产品。 他们的S-400防空系统能保持领先,靠的更多是软件优化和整体系统设计,不是单一芯片的纳米级精度。 而且对航天这种极端环境来说,经过长期测试的老旧制程芯片,稳定性和耐用性反而比娇贵的先进芯片更强。 所以俄罗斯压根不跟别人拼芯片性能,而是认准“够用就好、自主可控”,只要供应链握在自己手里,性能差点也没关系。 面对西方的芯片制裁,俄罗斯也没陷入绝境,反而盘活了各种进口渠道。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和中国的合作,中俄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协同发力,超过七成甚至九成的半导体产品都是经由中国流入俄罗斯,补上了西方留下的缺口。 除此之外,他们还搞起了复杂的转口贸易,让西方芯片通过香港、土耳其、印度这些“中转站”,迂回进入俄罗斯市场。 为了拿到芯片,民间甚至出现了拆解洗衣机、冰箱等家电提取内部芯片的办法,虽然这样一来芯片价格几乎翻倍,但2023年的芯片进口总量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滑,基本保障了需求。 在自主生产方面,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底线操作”。 他们本土的Mikron等芯片厂,主要生产90到130纳米的功率半导体和模拟芯片,这些技术在全球看来已经过时,但却能支撑起军事装备80%的自给率,不少技术还源自苏联时期的积累。 为了补上光刻机的短板,俄罗斯正和白俄罗斯合作,计划2025年推出能生产350纳米芯片的国产设备,用本土光学镜片避开专利限制。 这套设备虽然技术水平落后几十年、产量低还成本高,但对小批量、不计成本的军工订单来说,刚好能提供最基础的自主保障。 俄罗斯也规划了到2030年投资38亿美元研发芯片的蓝图,甚至想冲击11纳米制程,但在光学、特种材料等领域的技术鸿沟太大,外界大多觉得不太现实。 这也能看出来,他们本来就没打算在AI这类高性能计算领域跟别人竞争,而是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保障国防工业的“最低生存需求”上。 俄罗斯的这套芯片策略,完全是基于自身国情的务实选择,不贪多求全,只抓核心关键。 放弃追求顶尖技术,转而通过降低需求、拓宽进口渠道、保障自主底线的方式,构建起韧性十足的保障体系。 这种和中美截然不同的科技安全路径,或许不够光鲜,但确实让他们在复杂的全球科技格局中站稳了脚跟。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72
南琴聊文化

南琴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