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结束后,曾泽生流着泪说道:“感谢彭老总,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军衔,让我们50军在兄弟面前抬起头来!” 曾泽生1902年出生在云南永善县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吃饱饭都成问题。他小时候就倔强,不想一辈子困在山里。1919年考上云南省立中学,靠着死命读书打开眼界。两年后听说唐继尧办建国军军士队,就去报名,当兵学本事。在那儿练枪打靶,基本军事技能都捡起来了。1925年他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学军事理论和战术。毕业后进滇军,从小军官干起,脑子活胆子大,一步步升。1931年当上滇军第三旅第六团营长,带兵平边境乱子,攒下实战经验。 抗日战争打响后,曾泽生带部队上战场。1938年参加台儿庄战役,组织防御阻击日军,部队伤亡大但守住阵地。接着参加武汉会战,指挥士兵跟日军硬拼,积累战功。1939年升师长,继续打崇阳、南昌、长沙战役,修工事布火力点,反击敌军。1940年部队调云南南部边境,封锁河口、个旧等地,防日军进越南。1944年指挥越北作战,收复蒙蚌、坝洒、沙巴。1944年底升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军长。1945年抗战胜利,率部进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处理事务。从基层到军长,他靠实际打仗一步步上来。 1948年国共内战激烈,长春城里国民党守军被围,粮食短缺士兵挨饿。曾泽生作为第六十军军长,与解放军接触,通过信件代表谈判。10月17日凌晨召集第五十二师师长李嵩及三位团长开会,扣留他们,要求副师长副团长服从。部队撤下青天白日旗,挂停止内战标语,列队接受改编,避免冲突。起义后第六十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曾泽生继续当军长。部队驻东北整训,调整装备。起义部队起初面临信任问题,出身杂牌军,内部有调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第五十军首批志愿军过鸭绿江。第一次战役当预备队,没直接打。第二次战役行军慢,没完成包抄,挨批评。部队在雪地推进,扛武器补给,扛住寒冷。1951年初守汉江,美军飞机炮火轰炸,江面结冰补给难。部队挖战壕布机枪,靠有限弹药食物守50天,击退敌军渡江。曾泽生协调各师调整防御。战役后彭德怀在志愿军会议表扬第五十军。第三次战役全歼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解放汉城。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防御,毙敌上万,付出减员一万代价。 第五十军在朝鲜战场上逐步证明自己。从起义杂牌到志愿军认可,靠实际作战。汉江阻击战中面对美军精锐,坚守阵地,贡献大。回国后继续练兵,提升战斗力。1955年9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授衔,曾泽生获中将衔。这源于起义后部队经历,从长春改编到朝鲜考验,特别是汉江贡献,让第五十军赢得尊重。起义部队中,曾泽生率领的五十军成为典型,展现转变过程。 授衔后曾泽生在军队任职几年,参与管理和训练。第五十军回国驻国内,演习更新装备,加强体能射击战术模拟,上级多次表扬。军营里老兵传经验,年轻兵学传统。晚年曾泽生退休北京,家中简单,常看旧照片回忆。1973年2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71岁。追悼会上五十军老兵参加,覆盖军旗致敬。五十军历史记入人民军队档案,继续存在,传承作战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