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00后(含未成年人)居家打印造假币,北京警方从假币模板图片线索破获,被公安部列为伪造货币典型案例。 一、案件完整时间线(据公开披露梳理) 1. 警方工作中发现涉及假币模板的异常交易线索,锁定北京区域相关人员;  2. 核查后发现15名涉案人员均为00后,部分系未成年人,长期居家利用打印机制作假币;  3. 警方实施抓捕,成功捣毁造假窝点,查获假币及打印设备等作案工具;  4. 案件被公安部列为伪造货币典型案例公开披露,引发社会关注。 二、核心法律条文解读(聚焦伪造货币罪) - 《刑法》第170条:伪造货币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关键说明:  1. 造假币不设“起刑数额”,只要实施伪造行为即构罪,居家打印、“低成本造假”不影响定罪;  2. 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6周岁犯伪造货币罪仍会被追究,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不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