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在农村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60岁以上的老人很少有在家待着的,他们不喜

史鉴奇谈 2025-10-30 02:06:56

发现没,在农村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60岁以上的老人很少有在家待着的,他们不喜欢闲下来,他们也不喜欢跳广场舞,更不喜欢绘画那些,他们比较热衷于干活,在农村,60-70岁还在干活的老人,那真是太多了,工作累,关键是工钱都很低,辛辛苦苦干一个小时才给10多块。   这种“无休止劳动”的倾向,背后首先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60岁以上老人约有1.21亿,占乡村总人口的23.8%。   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每月一百多元的农村养老金,远不够维持日常生活。就像那位在建筑工地干到60岁、因超龄不得不回乡的顾延锋,他需要找到新的收入来源来支撑自己和妻子的晚年生活。   经济需求是强大的驱动力。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表明,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51%仍在工作。他们当中,高达46%的人所在家庭,其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当年的贫困线标准。   物质资源的匮乏使得许多乡村老人不得不持续劳动,即使身体已经发出警告。数据显示,有26%的老人在过去一年曾有15天以上因健康原因无法干农活,却仍未完全停止劳动。   但原因绝不止于经济这么简单。一种深植于家庭观念和社会传统的责任感同样深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艳霞在调研中发现,乡村老人自身大多没有“退休”的概念,他们对家庭、子女的责任感常常是“无限”的。为孩子买房成家、照料孙辈,绝大部分老人都觉得义不容辞。   在江西吉安,72岁的罗玩山和妻子不仅要自己生活,还要照顾90多岁的老父亲和一个正在上学的孙子,用最传统的农具年复一年地耕种着十多亩地。   甚至,围绕法定退休年龄形成的一种“社会规范”,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决策。虽然务农和个体经营不受国家退休年龄硬性约束,但数据显示,农村男性停止劳动的年龄高峰出现在60岁附近,女性则出现在50岁和60岁附近。这暗示着整个社会关于“何时可以休息”的潜在共识,也成了他们生命节奏的一个参照点。   那么,这些高龄劳动者都从事哪些工作呢?他们的选择其实相当有限。传说中的“吉祥三保”——保安、保洁、保姆,构成了再就业的基本盘,此外则大量集中在农业劳作、附近的小型工厂或计件付酬的零工。   尽管辛苦,工作对于许多乡村老人而言,意义远超赚钱本身。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和精神寄托。在空心化严重的村庄里,集体劳作或一起打零工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驱散独居的孤寂。达州宣汉县马渡关镇得胜社区的泡菜加工厂里,六十多岁的欧梅元和其他“银发”工友一边分拣青菜一边聊天,每天工作几小时,不仅每月能有一千多元收入,更形成了一个互助的小社群。   更深层次看,乡村老人“退而不休”的现象,折射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在爬坡过坎的现实。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约8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挂”使得乡村养老问题更为紧迫。虽然各地也在探索解决之道,比如山东诸城农村社区尝试安装“一呼百应”呼叫系统为老人提供送医购物服务,但如何确保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普及面,依然挑战巨大。   要让辛勤劳作一生的乡村老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安度晚年,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支撑体系。这既包括通过公共政策更好地引导和保障,例如发挥社会养老保险在提供基本收入和引导适时退休方面的双重作用,也迫切需要基层治理的创新,把农民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像浙江、福建等地探索的银发公益岗位,让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垃圾分类、看山护林等工作,实现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结合。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思钱想厚

思钱想厚

3
2025-11-01 13:48

农村老人能跟城里老人比吗没有退休金一贯以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忙着农活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干着体力工对身体也是超强段练了,还用跳广场舞耗费热量吗,吃的也是自种的环保食物无需过多担心安全问题。

陈太俊

陈太俊

2
2025-11-01 07:17

现在农村生活好,有吃有喝有住的。六十岁以上老人,很少在家里待着。一般情况找事做,为了生活为了家。贴补家里也正常,六十多岁还年轻。关键还是生活好,也有退休人员闲。关键还是有工资,生活费用也富足。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