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不想再依赖中国,砸入7000亿造稀土产业链后,绍伊古说出心里话。 俄罗斯这一周声音很大,绍伊古把话摊开写在《消息报》,说要往稀土上投7000亿卢布,自己把一条完整链条搭起来,不看美国,也不看中国,读到这句,很多人心里蹦出那句,中国是不是被撇开了,往下翻,意思其实不在这儿,他们说的是一个大国心里的那根线,依赖太久心里不踏实,可手里缺环节又走不开现有供应,中国握着现实,他们摆明底线,话就落在这个劲上了。 捋一下今天的盘子,俄罗斯地里有矿,储量全球第四,1600万吨摆着,2024年产出来的量只有0.01万吨,全球盘子里也就一个边角,矿在地下,链在别处,这事过去能拖,是因为中国卖得多,价格稳,链条齐,纯度上得去,买起来省心,这两年中国把出口口子管紧了,欧美去各地找替代,俄方这才发现自己站在门外,手上抓不住产能和定价,想补课就得真去做。 钱是真砸出了,7000亿卢布折成人民币差不多630亿元,主要往西伯利亚托姆托尔稀土矿里倒,这个矿在业内看点不小,钇族稀土的潜力矿,储量报出来十五万吨以上,边上有水电,能耗上比很多地方占便宜,规划图也挂出来了,五个冶炼厂,把时间点押在2026年要开一部分产能,绍伊古把项目描述得很全,说不是单纯挖矿,要把科研、教育、金融、军工、AI都拢成一个生态,听着像中国在新材料上那套打法,俄方也把企业拉齐了,俄铝、诺里尔斯克镍业在列,加起来十二家,技术口子找白俄罗斯和印度做分离工艺的攻关,绕开西方专利,避开中国技术壁垒,这个动作看起来不是一时起意,像是做了功课,也把资源配了位。 很多人说这是不是脱钩中国,放在他们的语境里,更像要拿一点话语权,关系可以好,供应也可以买,但关键节点都握在别人的链上,心里不稳,这种判断不新鲜,中国做芯片的时候也是这路思路,代工厉害的企业在你那边,你心里总要备一个招,俄方把话放在报纸上,是在给自己定方向,学中国的链条搭法,绕出来自己的产线,再看合作的分寸。 说到落实,他们面前的坎也不少,技术这块,中国现在工业里用盐酸优溶法,回收率往上能摸到九成二,俄方还是硫酸焙烧那套,回收率大概六成五,工艺代际的差距摆在那,环保代价还重,场地这边也有难处,西伯利亚的气候和物流条件拉高了成本。 算下来比中国高出一个幅度,业内有人按四成来估,铁路离矿区两百四十公里,基础设施需要贴钱把路打通,市场端也不轻松,全球产能这两年往上加,中美澳都在扩,等到他们把产线推到2026年,份额怎么切,要看实际的纯度、成本、交付,指标站不稳,市场不会给位置。 中国这边的态度一直清楚,我们不把别人做自主当成坏事,出口管控的考量放在国家安全、产业升级、环境三条线上,政策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去做,稀土这个市场越稳越分散越能防风险,中俄之间有没有合作空间,落回技术和信任,能对接就谈,不能就各自补课,这里面没有被动的戏,中国的优势点也没丢,完整链条掌握在手,规模化的生产和交付能力跑在前面,谁要追也可以,但得把事实摆正。 讲到最后,稀土这口饭,想吃得下得把工艺、成本、环保、交付一条条跑通,计划和资金先把路铺好,设备建起来,产线转起来,东西拿出来,市场才给你分账,中国不忙着回话,是知道这条路怎么走过来,俄方能把产能做出来,我们就坐下来谈怎么协同,做不出来,补短还是要找手里链条完整的伙伴,中俄这段关系,不用抬谁压谁,稳住基本面,拿东西说话,兄弟这两个字,靠的就是心里明白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