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理解,为什么“中美竞争”好多国家站队美国了,答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因为在一

烟雨评社 2025-10-29 10:14:15

终于理解,为什么“中美竞争”好多国家站队美国了,答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因为在一开始,他们觉得站队中国的风险太大了,会输,所以就纷纷选择支持美国。 一开始,很多国家对中国能不能在这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心存疑虑,甚至觉得如果支持中国,可能会陷入输的局面。美国的军费、金融霸权、科技创新等优势,看上去足够强大,完全可以让这些国家做出选择。 美国在全球舞台上 “霸了” 几十年,早就把影响力渗透到各个角落,这种 “先发优势” 让很多国家觉得 “跟着美国不容易出错”。 比如欧洲的德国、法国,虽然和中国有不少贸易往来,但北约这个 “安全绑定” 让他们不敢轻易松口 —— 美国在欧洲有几十个军事基地,驻军超过 6 万人,德国的防空系统、法国的部分武器装备都得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 要是公开站中国这边,先不说美国会不会断供武器、取消合作,光是北约内部的压力就够他们喝一壶的。2024 年德国想和中国合作建电池工厂,美国直接施压,威胁取消对德的能源补贴,最后德国只能把项目规模砍了一半,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的手段,让很多国家不敢赌 “站中国能赢”。 经济上的 “路径依赖” 也让不少国家怕担风险。美国通过美元霸权、WTO 规则、跨国公司布局,把很多国家的经济绑在了自己的体系里。 比如日本,2024 年对美出口占比还高达 25%,汽车、电子零件这些核心产业全靠美国市场,要是得罪美国,关税一涨、市场一关,日本经济就得抖三抖。 还有东南亚的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美元结算占比超过 80%,要是公开支持中国,美国随便动一动金融政策,新加坡的外汇储备、资本流动都会受影响。 这些国家不是不想和中国合作,而是怕 “合作没赚到钱,先被美国收拾了”,毕竟中国虽然是大市场,但短时间内还没法替代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里的位置,这种 “替代风险” 让他们不敢轻易转向。 更关键的是,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发展 “没底”,总觉得 “中国能不能赢不好说”。美国这几十年不管是冷战赢苏联,还是在中东打局部战争,虽然也有翻车的时候,但总体上没掉过 “全球第一” 的位置,这种 “稳定输出” 让不少国家形成了 “美国不会输” 的刻板印象。 而中国是 “后起之秀”,虽然发展快,但在军事同盟、国际规则制定这些领域还没赶上美国,比如中国没有像北约那样的军事集团,在联合国安理会里也常面临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衡。 2024 年联合国投票制裁俄罗斯,有 58 个国家跟着美国投赞成票,不是他们真觉得制裁对,而是觉得 “美国牵头的事,跟着走肯定没错”,万一中国这边扛不住,自己也不会被连累。 还有些国家是被美国 “画的饼” 或者 “吓的”。美国经常用 “援助”“市场准入” 当诱饵,比如对乌克兰,承诺给几百亿美元援助,条件就是要乌克兰反俄亲美;对拉美国家,说只要不跟中国合作,就能加入美国主导的 “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 要是不配合,美国就会拿 “人权”“民主” 说事,搞制裁、煽动内乱,比如对委内瑞拉,美国制裁让该国 GDP 几年内跌了 60%,这种 “杀鸡儆猴” 的效果,让很多小国不敢冒 “站中国” 的风险。他们觉得 “就算站美国没好处,至少不会被打压”,这种 “避险心态” 比什么都实在。 不过最近这种情况也在变,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犹豫。比如巴西,2024 年和中国达成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不再完全依赖美元;东南亚的印尼,虽然买了美国的 F-15 战斗机,但还是坚持和中国合作建高铁。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从不逼国家选边站,合作都是平等的,而且中国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 ——2024 年中国对全球 120 多个国家的出口增速超过 10%,比美国的 5% 高了一倍。 但一开始那些选美国的国家,本质上还是怕风险、怕输,毕竟在国际博弈里,“求稳” 永远是大多数国家的第一选择,哪怕这种 “稳” 只是暂时的。 一些国家在看到中美两个大国在博弈的时候,他们更多赌的是美国赢。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尚未超越美国,所以不少国家为了自保,他们不得不表现出更加倾向美国。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