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挂实弹锁岛,解放军封海断补给:统一已进入读秒时刻

地缘历史 2025-10-28 16:57:37

统一陡然提速,解放军战区集中兵力,全力抵近台岛,轰6K实弹逼统?   谁都知道,解放军动静一大,背后的意味就远不止“演练”这么简单。   尤其是这次东部战区空军的实战化训练,多支航空兵同时出动,战机带弹,护航编队全程伴飞,连台岛周边的海空域都被实打实地“围了个圈”。   央视不是第一次报道这类演训,但这次的镜头,火药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浓。   轰-6K亮相已经不稀奇,关键是这次它不再是“展示”,而是真挂实弹上阵。   尤其是传说中的KD-21高超音速导弹,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一刻,台北的气压估计都低了几度。   它不是普通炸弹,是能在远距离外精准打到高价值目标的“斩首武器”,一旦锁定目标,几乎不给反应时间。   从4月1日开始,联合演训展开,解放军直接摆出了“由演转战”的姿态。   光是空中出动的军机就有71架次,36架次直接进入台岛所谓的“应变区”,这是以往演训里极少见的高强度动作。   台军嘴上说“严密应对”,但从他们的调度和反应节奏看,早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海上部署更是不留余地。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前出台岛以东,和8艘舰艇组成海上封锁圈,13艘战舰环绕台岛,再加上海警的4艘巡逻船,几乎就差直接登岛。   台方的船只想出港,先得看东部战区的脸色。   4月2日的“海峡雷霆-2025A”更是精准打击的实弹演练,模拟打击台岛的重要港口和能源设施,真正意义上的“断补给、控能源”。   更让人瞠目的是“要域要道封控”首次被写入演训科目。   这四个字背后,是对基隆、高雄等主要出入口的实质性封锁,是对台独势力逃跑路线的彻底掐断,是对外部势力干预路径的精准封堵。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岛内封死、岛外拒止”。   赖清德越是挑衅,解放军就越是逼近。3月13日赖清德刚刚抛出“17项策略”,把大陆列为“境外敌对势力”,转头就迎来了这场封天锁海的大演训。   现实就是这么赤裸裸,谁挑衅,谁就得付出代价。   这次的“封、慑、打”三位一体,是一次完整体系的验证。   从空中的轰炸机、歼击机,到海上的航母、战舰、执法艇,再到陆地上的远程火箭炮,这不是单兵种的秀肌肉,而是全要素联合作战的实战演练。   远箱火火箭炮对准台岛能源枢纽,模拟精准打击,控制能源通道、断绝补给线路,配合海警“临检拿捕”,形成岛链式环控,台岛就像被套上了一条“混天绫”。   心理战方面,战区宣传片《降妖除魔》中直接出现台北“博爱特区”的街景,那是赖清德的办公室所在地。   这种画面不是随便放的,是明明白白告诉对方:“你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压力,而是对“斩首行动”能力的赤裸展示。   从3月中旬至今,解放军保持高频率的战巡节奏。   3月18日有54架次军机巡台,42架次穿越所谓“海峡中线”;4月9日又是58架次军机、9艘军舰参与战巡;   山东舰航母更是首度环台战巡,歼-35和东风-17组成“三位一体”打击体系,一旦需要,随时能从空中、海上、地面同时发起打击。   外界看得也清楚,美国和日本早在2月、3月就声称要“加强台海威慑力”,但解放军这波操作,是对所谓“威慑”的直接回应。   你动嘴,我动手。你喊话,我演训。台岛再想指望外部势力保驾护航,恐怕只会越等越凉。   台岛防务部门嘴上强硬,说“严密应对”,但天然气运输船已经因为演训受阻,这种“被迫承认”的细节,比任何官方声明都真实。   一个岛屿的能源命脉都能被实战演练掐住,还谈什么“自我防卫”?从“封到死”到“打到准”,演训科目已经把统一的硬手段摆在明面上。   更重要的是,这次演训没有再使用代号。不像2024年的“联合利剑”,这次是“无名而来”,意味着此类行动已经常态化。   统一不再是“纸面计划”,而是进入了“随时准备”的实战阶段。演训和实战之间的界限,已经被彻底打破。   解放军不再藏着掖着,台独分裂分子也别再抱幻想。只要敢动,必有回应;越是挑衅,回击越狠。   这场看似还在“演”的战争,实则已经进入了“逼统”的倒计时。   天上飞的是实弹,海上开的是航母,岛内震的是人心。统一要不要谈?可以。谈的前提是,准备好面对轰-6K掠过头顶的那一瞬。

1 阅读:458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