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20多年、还在五角大楼待过的美国专家卡尔弗,最近说的话让美国政界炸了——中国统一台湾靠政治,真打起来美国本土跑不了。在华盛顿近期的战略圈讨论里,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约翰·卡尔弗。 别人不敢说的实话,他敢讲。他表示,中国如果采取行动,必然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从中国过去处理周边事务的方式就能看出,向来点到为止,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非盲目扩张。 卡尔弗的说法可不是空口白话,作为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他对中国的观察能追溯到上世纪末,五角大楼任职期间更是深度参与过东亚安全议题研判。 他特意点出,美国政界总盯着所谓 “2027 年动武时间表”,其实是严重误判,那些论调更像是为增加国防开支找借口。在他看来,北京一直把台湾问题当作需要谨慎应对的危机,而非主动寻求的机遇,军事手段只是政治战略的一部分,而非核心。 他拆解过中国过往的军事行动逻辑,从 1962 年中印冲突到上世纪 90 年代台海危机,核心目标都是 “惩罚” 而非 “征服”,本质是通过有限行动迫使局势回归对自己有利的状态。 放到台湾问题上,他认为即便触发冲突,解放军更可能是升级军事施压、进行有限封锁,或是夺取沿海岛屿,而非直接进攻本岛,最终还是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这种对 “政治优先” 的判断,戳破了美国鹰派渲染的 “即时战争论”。 更让美国政界坐不住的是他关于 “美国本土跑不了” 的警告。卡尔弗提到,中国正在打造的打击体系早已不是区域范围,到 2035 年,常规火力、核力量加上网络和太空能力,会形成立体威慑。 他没细说数据,但美国国防部 2024 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其实给出了答案:中国核弹头数量已突破 600 枚,其中能直接打击美国本土的远超 200 枚,400 枚洲际弹道导弹射程都在 5500 公里以上。 海基力量更是关键,6 艘 094 型核潜艇换装的巨浪 - 3 导弹,从西太平洋就能覆盖美国西海岸,彻底改变了以往射程不足的局限。陆地上,西北戈壁新建的 320 个固体燃料导弹筒仓已经投入使用,东风 - 41 导弹发射车数量超过 28 辆,部分还藏在地下筒仓里,生存能力大幅提升。 卡尔弗强调,这种 “可靠战略平衡” 意味着冲突一旦发生,关岛、夏威夷甚至西海岸城市都可能受冲击,普通美国人会直接付出代价。 他的观点还意外呼应了其他智库的判断。兰德公司最近就建议美国承诺支持 “两岸渐进式和平统一”,五角大楼前高官科尔比也直言,台湾并非美国核心利益,介入冲突的代价远超收益。 就连《时代》杂志都发文批评台当局领导人 “鲁莽”,担心被拖入战争。这些声音和卡尔弗的警告叠加在一起,让华盛顿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台政策。 现在美国战略圈的讨论已经转向,不少人开始认同卡尔弗的核心判断: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有耐心打 “政治持久战”,而美国却未必扛得住军事冲突的连带后果。那些曾经鼓吹 “协防台湾” 的论调,如今在 “本土安全” 的现实面前,明显弱了不少。 卡尔弗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沉迷“霸权迷梦”的美国政客:两岸统一的大势,从来不是军事威胁能逆转的;而试图火中取栗,终将引火烧身。 信源:中国评论新闻《美前高级情报官:中国对统一有长远政治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