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路透社报道:“为期两天的中美经贸会谈在吉隆坡结束,美贸易代表格里尔

豆莱说说 2025-10-27 16:01:13

10月26日,路透社报道:“为期两天的中美经贸会谈在吉隆坡结束,美贸易代表格里尔称,谈判达成一些成果,几乎可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双方正讨论协议提案的细节,涉及延长停火协议、稀土等议题,格里尔表示,美中贸易谈判正朝着两国能够举行富有成效会谈的阶段迈进,目前,中国代表团尚未发表公开言论。” 这美方的话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好像这协议马上就要板上钉钉了一样。 但仔细一琢磨,“几乎可提交”不就意味着还没提交吗?这成果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格里尔这话说得漂亮,不过是给美方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就说这涉及的核心议题吧,延长停火协议和稀土问题,那可都是难啃的骨头。 美方一边说要延长停火协议,一边却还在启动301调查施压,这不是典型的两面三刀吗? 而稀土问题上,中国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产能,近期实施的出口管制可算是打到了美方的痛处。 美方迫切希望中国放宽稀土供应,可又不愿意解除对中国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这不是想空手套白狼吗? 再看看中方的态度,中国代表团尚未发表公开言论,这沉默就是最好的表态。 中方一直坚守底线,不会轻易被美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美方想通过一些话术来营造一种谈判取得重大成果的假象,实际上分歧还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不过呢,也不能说这次会谈就完全没有意义,美国财长贝森特说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这至少说明双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了一些共识。 但这框架协议离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具体细节还没敲定,还得履行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 而且,美方内部对于经贸谈判的态度也不一致,财政部倾向于务实谈判,而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坚持施压路线,这也给后续的谈判带来了不确定性。 这次吉隆坡会谈,本质上就是中美博弈的一个中场休息。 美方需要一些成果来稳定市场焦虑,给投资者们吃颗定心丸,中方则是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与美方进行周旋。 美方的话术再怎么动听,也掩盖不了双方分歧仍在、共识未达的实质。 接下来就看双方在后续的具体细节谈判中,能不能真正地拿出诚意,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了。 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对两国有着重要意义,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美方还是一味地耍手段、搞施压,那这经贸谈判恐怕还得继续僵持下去,受苦的可就是两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了。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豆莱说说

豆莱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