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近日,上海,一老人房子拆迁时分了3套房产,分别分给了3

外向圆月 2025-10-27 05:33:08

“解释不清了!” 近日,上海,一老人房子拆迁时分了 3 套房产,分别分给了 3 个子女,当初孙女许诺把房子给他居住,可没想到却突然反悔,将房子卖了 200 多万元,老人如今没有房子可以住,网友们对此吵翻! 老人姓王,今年 78 了,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就爱去小区附近的公园遛遛弯,跟老伙计们下下棋。当初拆迁分房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挺孝顺,都说想让老人去自己家住,可老人琢磨着,儿子们家里都有小的要照顾,自己去了怕添麻烦。这时候孙女小敏站出来了,拉着老人的手说:“爷爷,我这房子户型小,就我一个人住,您来跟我一起,我天天给您做饭,您还能帮我看看家,多好啊!” 老人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暖,觉得孙女比儿子还贴心。小敏那时候刚参加工作,每周都回来看老人,买些水果点心,嘴也甜,一口一个 “爷爷” 叫着。老人见状,就跟其他两个儿子说,自己想住小敏那套,还特意让小敏写了个纸条,上面写着 “自愿让爷爷在这套房子里住到百年之后,期间不擅自出售或出租”,当时居委会的张大妈也在场,当了见证人,老人把纸条小心收在自己的旧木盒子里,觉得这样就踏实了。 结果上个月,老人从公园回来,刚到楼下就看见几个陌生人在自己家楼下转悠,还有个女的拿着钥匙要开自己家的门。老人赶紧上前拦住,问:“你们干啥呢?这是我家,你们怎么有钥匙?” 那女的愣了一下,拿出房产证说:“大爷,这房子我刚买的,手续都办齐了,你是不是认错门了?” 老人一听,脑子 “嗡” 的一下就懵了,腿都有点软,赶紧掏出手机给小敏打电话。打了三次才接通,小敏的声音特别不耐烦:“爷爷,我正忙呢,你老打电话干啥?” 老人急得声音都抖了:“小敏,你是不是把房子卖了?楼下有人说买了这房子,还拿了房产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小敏的声音传过来:“是卖了啊,我最近要跟朋友合伙开店,差钱,这房子留着也没用,卖了怎么了?” 老人气得说不出话:“你当初不是答应让我住到死吗?你写的纸条还在我这儿呢!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 小敏却开始狡辩:“那时候我不是年纪小嘛,不懂事,随便写的纸条能算什么?再说房子是我的名字,我想卖就卖。你要是没地方住,就去我爸那儿住呗,我爸不也是你儿子嘛。” 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老人坐在楼下的台阶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邻居们路过看见,都过来问情况,老人把事儿一说,大家都替他抱不平,说小敏这孩子太不孝顺了。后来大儿子王建军赶过来,把老人接回了自己家。二儿子王建国也来了,哥俩一开始还吵了几句,说老三(小敏爸爸)没管好女儿,老三王建业也委屈,说他也是刚知道这事,赶紧去找小敏,可小敏躲着不见他,电话也不接。 还是居委会的张大妈听说了这事,主动找上门来,跟老人说:“王大爷,你还记得当初小敏写的那纸条不?我这儿有备份,当时怕你们以后有麻烦,我在居委会也存了一份。” 老人一听,赶紧从旧木盒子里翻出那张纸条,张大妈一看,跟居委会存档的一模一样,上面还有小敏的签字和日期。 张大妈说:“大爷,这纸条是有效的,虽然房子产权是小敏的,但你有居住权,她没跟你商量就卖房,这是违约。不行咱就走法律途径,肯定能要个说法。” 大儿子王建军也说:“爸,咱不能就这么算了,她要是今天能这么对您,以后还不知道干出啥来,必须让她承担责任。” 老人一开始还犹豫,觉得都是一家人,闹到法院不好看,可一想到自己要是没地方住,以后只能拖累儿子们,就点了头。一家人找了律师,律师看了纸条和居委会的证明,说这案子赢的概率很大。 开庭那天,小敏终于露面了,穿着光鲜,一开始还嘴硬,说那纸条是老人逼着她写的,她当时不同意,是老人跟张大妈一起逼她的。结果律师拿出了当时的录音,那是张大妈当时怕有纠纷,悄悄录的,里面清清楚楚能听到小敏说:“爷爷,您放心,这纸条我肯定好好写,以后您就踏踏实实住这儿,我绝对不赶您走。” 小敏一听录音,脸瞬间就白了,再也说不出话来。最后法官判了,小敏必须在一个月内,要么给老人找一套同等地段、面积不小于 60 平米的房子让老人免费住到百年,要么赔偿老人 80 万安置费,另外还要给老人写书面道歉信。 小敏没办法,只能选择赔偿安置费。拿到钱后,大儿子和二儿子一起凑了点钱,给老人在小区附近买了个小两居,离两个儿子家都近,方便照顾。现在老人每天还是去公园遛弯,跟老伙计们下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有时候小敏会提着水果来看他,老人虽然没以前那么亲近她,但也没赶她走,只是跟她说:“做人得讲信用,尤其是对家里人,不能寒了人心。” 后来网友们知道了这个结果,都留言说 “这才是正义”“不能惯着不孝顺的孩子”“居委会和律师太给力了”。还有人说,老人虽然受了委屈,但最后有了安稳的住处,也算圆满了。其实老人想要的从来不是多少钱,只是一个能安心住到老的地方,一份家人之间的信任而已

0 阅读:59
外向圆月

外向圆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