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回想起来令人胆寒!温老表示:“196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5 20:27:44

当初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回想起来令人胆寒!温老表示:“1969 年那阵中苏边境闹得特别凶,苏联没动手可不是怕咱们,是算完账发现,真打起来就是跳火坑!”怎么说跳入火坑了呢?算一笔账就清楚了。 1969年的中苏边境称得上是火药桶,3月乌苏里江畔的珍宝岛冲突刚让双方边防部队打得刺刀见红,8月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又发生流血事件,三十多名中国边防战士全部牺牲,局势紧张到连空气都能点燃。 此时的苏联军事实力正处于巅峰,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等强硬派在政治局里拍着桌子主张对中国搞核打击,甚至制定了“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计划,目标直指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和酒泉、西昌等导弹发射场,连北京、鞍山这些工业城市都被列进了打击清单。 按说以苏联当时的实力,真要动手似乎没人能拦得住,但最后这核按钮终究没被按下,根本不是怕了中国,而是算完账发现这步棋走下去就是跳进火坑。 苏联最先没算到的是美国会跳出来搅局,而且是带着核大棒来警告。苏联高层当时有个天真的判断,觉得中美矛盾也尖锐,美国说不定会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他们收拾中国。 为了摸清美国态度,苏联驻美大使急急忙忙找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旁敲侧击地透露了核打击计划。可他们没想到尼克松政府早有盘算,美国高层一致认为苏联才是最大威胁,一个有一定实力的中国存在,能帮着牵制苏联,这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更现实的是,一旦苏联在亚洲扔核弹,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的25万美军安全,万一核战争失控,全世界都得陪葬。 美国不敢明着跟苏联硬碰硬,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让《华盛顿明星报》这个不那么起眼的媒体捅出消息,标题直接点明“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把苏联的计划公之于众。 这招太狠了,等于把苏联架在了火上,全世界都盯着呢,苏联要是再动手,就成了众矢之的,美国还能名正言顺地介入,苏联不得不掂量这其中的风险。 就算没有美国的警告,苏联自身的战略困局也让他们打不起这场仗。当时苏联把大部分家当都押在了欧洲,70%以上的地面部队和装甲集群都部署在华约和北约对峙的前线,光针对中国的边境地区就摆了54个师近百万人,还把三分之一的战略导弹对准了中国,在外蒙古建了导弹基地,远东部署了50架远程轰炸机和400多架中程轰炸机。 这种部署看着唬人,实则是拆东墙补西墙,要是真跟中国开战,欧洲的兵力就得抽掉过来,可北约部队正虎视眈眈,一旦趁虚而入,苏联老家都可能保不住。 更要命的是后勤补给,中苏边境线漫长,大部分地区是西伯利亚的荒原和戈壁,冬天温度能降到零下几十度,铁路运输线就那么几条,要是打起持久战,把坦克、炮弹和过冬物资运到前线都得掉层皮。 苏联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就戳破了这个困境,他直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几颗原子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像美国陷在越南那样,被拖进无休止的战争泥潭。 苏联更没算到中国已经具备了核反击能力,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1964年中国就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氢弹也试爆成功,到1969年9月,中国干脆搞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没有蘑菇云却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我们的核武器已经能实战部署了。 虽然当时中国的核力量没法跟苏联比,但架不住中国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就算苏联摧毁了主要核设施,分散部署的核力量也能发起反击。 更关键的是,中国当时已经全民备战,“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响彻全国,三线建设让工业设施都搬到了内陆山区,就算遭受核打击,也能保留还手之力。苏联要是真敢动手,就算能占到一时便宜,也得承受中国的核报复,这种同归于尽的玩法,精明的苏联高层可不敢赌。 这么一算账就清楚了,苏联动核不仅要面对美国的核威慑,还得顶着两线作战的风险,后勤补给更是个大难题,最后还要承受中国的核反击。 就像一个人想打别人,刚攥紧拳头就发现背后站着个更壮的人举着棍子,自己肚子还饿着,对方手里也有刀,这种情况下再动手不是跳火坑是什么? 所以苏联最后只能放弃核打击计划,转而在边境陈兵施压,同时主动找中国谈判,说白了就是打不起也不敢打,跟怕不怕根本没关系。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