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能以5千步兵对抗数万骑兵,那是因为武装到牙齿了。一天就能把50万支箭泼水一样

恰似江楼月 2025-10-25 00:51:53

李陵能以5千步兵对抗数万骑兵,那是因为武装到牙齿了。一天就能把50万支箭泼水一样泼出去,每支箭箭头以铁制按20克来算,50万支箭就要消耗2万斤的铁。而李陵那5000步兵全员装备铁甲,就全部按西汉铁甲35斤重来算。 说起西汉时候的边疆打仗,李陵那场浚稽山战役绝对是经典案例。五百步卒对上数万铁骑,还能撑上十来天,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仔细扒拉史料,就知道根儿在装备上。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里写得清清楚楚,李陵带的这五千人是丹阳楚地的精锐弩手,全是步兵,没带一匹马,全靠两条腿和一身家伙事儿硬扛匈奴主力。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朝廷为了牵制匈奴右翼,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从酒泉出塞,李陵自告奋勇分兵五千,绕道居延塞北上,打算从侧翼骚扰敌军后路。结果一头撞上单于本部三万精骑,后来又拉来八万援军,总兵力碾压汉军十几倍。可李陵这支部队愣是杀敌上万,逼得匈奴用人海战术才耗干他们。为什么?就因为汉军那时候的冶铁技术牛,兵器甲胄远超草原游牧民,简直是武装到牙齿的节奏。 史书记载,李陵军一天就把五十万支箭射光了,这数字不是吹牛,是司马迁从军中老卒那儿打听来的可靠情报。想想看,五千人在战场上轮番拉弦,一波接一波的箭雨砸过去,匈奴骑兵根本近不了身。箭头用铁铸,按现代估算每个二十克重,五十万支加起来铁料就得两万斤。这可不是小数目,西汉时候铁矿开采和冶炼技术已经挺成熟了,河西走廊有不少铁矿,朝廷砸重金从各地调集资源,确保边军装备不缺。比方说,一斤铁得从矿石里提炼,过程费时费力,但汉军弩机设计精良,能用重磅强弩射两百步远,箭头铁制后穿透力强,专克匈奴的皮甲和轻盾。匈奴那边呢?他们的弓箭多用兽骨或石头磨头,射程短,杀伤力弱,司马迁说他们“弓力不及汉”,对上汉军铁头箭基本是白搭。五十万箭的铁耗费,背后是汉朝整个后勤体系的支撑,从长安运铁到边塞,靠驿站和劳役,一趟趟车马拉着矿石和成品箭杆,堆成小山似的供应前线。这不光是数量堆砌,更是技术碾压的结果,要是换成匈奴的骨箭,估计射一半就碎了。 再说铁甲,这玩意儿是汉军步兵的命根子。全军五千人都披挂铁甲,按西汉鱼鳞甲的标准,每副重三十五斤左右,这数据来自考古出土的汉代甲胄实物和文献推算。鱼鳞甲是用小铁片铆接而成,覆盖胸腹和肩臂,重量不轻,但防护牛。匈奴骑兵基本没铁甲,顶多裹层皮革或丝绸袍子,箭一扎就透。汉军这铁甲得用生铁炼熟铁,十斤生铁勉强出三到七斤熟铁,按最低三斤算,一副甲得耗一百多斤生铁,五千副就得五十多万斤。这铁从哪儿来?汉武帝时期,国家控制铁官,专营冶炼,河东、蜀地铁产量大,专供军用。士兵穿上后,行动虽慢,但面对骑兵冲锋时,能扛住大部分箭矢和矛刺。史书记载,李陵军在浚稽山被围,匈奴从山上居高临下射箭,汉兵三处受伤的躺车上歇,两处受伤的还赶车,一处受伤的继续抡兵器打,这韧劲儿全靠甲胄护身。要没这层铁壳,早散架了。相比之下,匈奴骑兵轻装上阵,机动性强但防护差,汉箭一轮下去,前排就倒一片,单于只好靠堆人数硬上。 当然,装备再好,也得士兵顶得住。李陵的五千人是精挑细选的楚地剑士和河西良家子,这些人从小吃得饱,练得苦,体格壮实。楚剑士以近战闻名,河西子弟适应边塞苦寒,拉弩时臂力大,连续射击不虚。史书记载,他们沿途藏了些军中眷属,李陵为防拖累,全杀光了,继续轻装打。这支部队没骑兵,全步战,靠军车围营当阵地,车上裹皮革,钉死地里挡马冲。匈奴弓力弱,射不穿汉车阵,只能绕圈子找破绽。汉军弩射程远,匈奴逼近百步就挨箭,杀伤效率高。第一仗对三万骑,汉军齐射就撂倒数千,匈奴退上山坡不敢下。单于拉援军八万,汉军边打边撤,转战千里,从浚稽山到居延附近,足有四百公里。途中过沼泽,匈奴放火烧芦苇,李陵军反烧隔离带自救;过峡谷,敌从山上扔石头,汉兵砍车辐当棍棒肉搏。十天下来,箭射光了,兵器折了,士兵剩三千多,还在峡谷里死磕,最后李陵见无路,投降了。四百人突围回塞,带回捷报,说杀了万余敌军。朝廷先夸,后来知道降了,汉武帝气得灭李陵三族。 这仗打得惨烈,但也暴露了汉军步骑不配的毛病。李陵本是骑都尉,擅长马战,却带步兵深袭,司马迁后来为他辩护,说是朝廷逼的。李广利大军在外没接应,李陵孤军无援,箭尽粮绝才破。匈奴那边,单于用人海耗,伤亡大但换来胜局,之后李陵在匈奴娶了单于女,封右校王,教他们练兵,还带三万骑反扑汉边塞,九天大战又败。十九年后,苏武出使被扣,李陵劝他降,苏武宁死不从,两人隔河对峙,李陵叹气走人。汉昭帝时,李陵再拒归汉,说大丈夫不能二受辱。到元平元年,前74年,他病死匈奴,六十来岁,埋在异乡。整个事儿看下来,汉匈对峙就是资源和技术比拼,汉朝铁器优势让小部队能硬扛大敌,但战略上还是输了面子。李陵这人,勇是真勇,降也是真降,没啥好美化的,史书上说他教匈奴骑射,害得汉边塞多事几年。

李陵是矢尽粮绝力竭下被俘的,不是主动投降!奈何命运不公,有个叫李绪的降将帮助匈奴练兵被汉使者误以为是李陵,从而让汉武帝夷灭李陵三族,断了李陵找机会回归的念头!

0 阅读:21689

评论列表

霸谈天下

霸谈天下

43
2025-10-25 11:57

李陵这五千人,是武帝花费重金进行试验的特种部队,这些步兵都是千挑万选的猛人。

霸谈天下 回复 红尘 10-27 22:28
你是了解一点历史的,但是也不多。你说的虎豹骑、白马义从、无当飞军这些特种部队,也可以归为重骑兵,甚至袁绍军中,都有少量具装骑兵,还有更早的东汉时期的幽州突骑,都是具装骑兵时代的起点,但是因为冶铁技术和马种的原因,只能在这些特种部队少量装备,而且这些特种部队也不是全员具装的,所以骑兵这个兵种还是处于轻骑兵时代。到了北朝,他们控制着良马产地,而且马种也改良了,冶铁技术大发展,马铠大批量生产,重骑兵的时代才真正来临。

红尘 回复 10-27 21:40
这一大段不知道在哪了,随便借个位置回复下。驰名华夏的曹魏虎豹骑居然只是个轻骑兵?不知道你从哪看到的资料,从胡服骑射到挥鞭断流800年骑兵就一直是皮甲弯刀配单弓吗?常规战阵对垒,重骑冲锋陷阵,轻骑两翼包抄。不会有人觉得高顺的陷阵营就是个轻骑兵,被人两箭就能射杀的玩意吧?赵云统领的白马义还有一套豪华装备了何况是举国之力供养的精锐,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37
2025-10-25 12:14

李陵靠的是连弩。(十连发)及弩车。那时已有连弩。后期诸葛亮说是他发明的。怎看?

用户10xxx86 回复 10-26 12:33
连弩是吹出来的。上不了战场

无声狂啸 回复 10-28 04:30
诸葛亮改良了连弩,具体来说是牺牲射程以加快射速。类似于步枪改成了霰弹枪。这种轻型高速连弩适合守城和守寨,但因为射程过近不适合和弓兵对射

愁落暗尘

愁落暗尘

26
2025-10-26 16:47

卫青霍去病都佞臣列传了,司马公公没安好心

轻风春雨

轻风春雨

24
2025-10-25 13:09

让步兵去偷袭?这军事思想是否要反转

乐乐乐乐呀

乐乐乐乐呀

23
2025-10-25 12:47

50万支箭,5000人,人均一100支箭,差不多就是腰那么粗的一捆了,还只是一天的量,长途行军还有盔甲,刀械,粮食,怎么可能携带那么多东西,但凡有点脑子就知道是夸张了。

地低成海 回复 10-27 04:48
车是人拉?还是马拉?

村里买了直升机 回复 10-27 15:25
笨!用运20啊!空投!

无怨无悔有几人

无怨无悔有几人

21
2025-10-25 10:41

骑兵打不过步兵很正常,

红尘 回复 10-25 22:44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三大兵种各有自己的优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猩猩哥。 回复 10-26 04:39
那时候没有马镫

用户11xxx40

用户11xxx40

18
2025-10-26 00:10

关健是临危不惧,保持阵形 铁军也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

16
2025-10-25 21:57

司马迁为什么黑卫青霍去病?!!!它被阉割是有原因的!!!!

愁落暗尘 回复 10-26 16:48
佞幸列传,够坏了

一号

一号

15
2025-10-25 17:18

带五千步兵去草原打骑兵本身就够愚蠢的

高美乐

高美乐

14
2025-10-25 18:37

人家用的是步兵战车摆出阵列骑兵乱转没有攻击点!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13
2025-10-26 08:52

被迫投降也是降!

用户11xxx25

用户11xxx25

11
2025-10-25 13:33

全是武林高手,荆楚侠客

叼大全

叼大全

11
2025-10-25 17:14

匈奴有个毛线的丝绸袍子,这筐编漏了!

猫大

猫大

10
2025-10-26 12:38

这样兵种用错地方了嘛,绕道杀敌 必须轻骑兵,跟霍去病那样 来去如风, 从李凌 分兵那刻起 就注定了,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10
2025-10-25 16:44

步兵有完整的防御阵列,只要排好阵型,草原骑兵特别是宋以前的草原骑兵基本都干硬冲,都是靠骑兵机动用弓箭弓箭,汉时好像连骑蹬都没有,步兵弓箭手比骑兵厉害多了,还有说李陵投降是没办法,为什么别人都能战死,那么多将领有几个被俘的,还是贪生怕死自以为贵族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最后贪生怕死这就是贵族的嘴脸,几十万汉军别人都能死他不能死,他以为他谁啊?

南若妖

南若妖

9
2025-10-25 23:17

李是坑部下的领导

白老将

白老将

8
2025-10-25 23:56

古代战马不光是机动主力,而且搞运输是强项。兵器粮草衣食住行没马拉靠人力不行的。被围了,等救的人跑来弹尽粮绝敌人把战利品都拉走了。马胜在速度而且还是有劳动力的军粮马肉。步兵没十万人打野战就是找死是猪将。

胡春凯

胡春凯

7
2025-10-25 12:02

冤怨缘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7
2025-10-26 09:13

不是有四百人突出去了么,如真投降就怪不得别人骂了。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7
2025-10-25 15:03

听说匈奴用的部分钢刀剑质量超汉朝铁剑,是缴获西域的,那时候中亚有些国家冶铁技术也很发达

英傑 回复 10-26 20:25
人家的矿好罢了!产量不高

用户15xxx77 回复 10-26 09:15
大马刀

无名

无名

6
2025-10-25 22:50

投降这事得分怎么看,搁在美国那是弹尽粮绝的顶级大英雄。

用户63xxx41

用户63xxx41

5
2025-10-26 10:05

唐朝往前数,中原王朝的武器和科技个个都对游牧民族有降维打击的代差。

用户10xxx09

用户10xxx09

5
2025-10-26 16:40

李陵已经被汉武帝灭三族了,还会再度降汉吗?

傲气凌云

傲气凌云

5
2025-10-28 00:03

5000人一天射50w,平均一人射100,手要断几次了好吧,太史公小弟都捐李陵了,随便吹算什么。

大汉耿护院

大汉耿护院

4
2025-10-25 13:55

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50万只箭,你知道什么概念吗?你知道 西汉时期全国铁产量有多少吗?

随风 回复 10-25 18:33
一天就射没了,后面用什么?,一天十吨铁,当时的冶炼技术能保障了么?

用户10xxx26 回复 随风 10-26 09:45
汉朝光南方一个武器库里盔甲十多万副,武器几十万,仓库里的五铢钱都堆积如山穿钱的绳子都发霉断了

从南到北

从南到北

4
2025-10-26 10:06

没有牛马,吃食盔甲刀剑粮食不可能背着走那么远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4
2025-10-26 12:26

中国历史功勋名将。李广利,没有他就不会有新疆。苏定方,没有他就没有西藏。霍去病,没有他就没有内蒙。沐英,没有他就没有云贵。李成梁,没有他就没有东北。

村里买了直升机 回复 10-27 15:27
辛弃疾,没有他就没有《稼轩长短句》

谪仙

谪仙

3
2025-10-31 13:07

手下全死光了他活着就是错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2
2025-10-26 11:49

5000人,每人才100支箭,不用一天,很快就射完。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2
2025-10-26 14:47

古代的史官在数据这块基本上不可靠

用户47xxx12

用户47xxx12

2
2025-10-26 14:09

不是一天射五十万支箭,而是一共携带了五十万支箭。

哦哦哦

哦哦哦

1
2025-10-26 08:52

射完结阵前行,回收箭矢不就可以永续了吗?

村里买了直升机

村里买了直升机

1
2025-10-27 15:22

一会儿五百,一会儿五千

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

1
2025-10-25 21:57

伙计,你跟我乱里不是,李陵5000人,穿着35斤的盔甲,带着50万只箭,去打匈奴,还要带着自己的口粮,帐篷,生活工具,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