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七十五载英魂归来看天安门广场上那抹最闪耀的中国红——75位志愿军老兵含泪抵达

洵哥 2025-10-24 21:45:53

圆梦七十五载英魂归来看天安门广场上那抹最闪耀的中国红——75位志愿军老兵含泪抵达北京现场震撼人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秋日的北京西站,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站台上,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缓缓走出车厢。他们胸前挂满的勋章在光影下熠熠生辉,如同岁月深处未曾熄灭的火种。这一刻,喧闹的车站忽然安静下来,旅客们驻足凝视,有人举起手机记录,有人轻声低语:“是抗美援朝的老兵!” 等待已久的志愿者们快步上前,轻轻搀扶住老人们颤抖的手臂。轮椅缓缓推行,绿色通道的尽头是早已备好的鲜花与掌声。一位身着旧军装的老兵挺直佝偻的脊背,抬手向人群敬礼,皱纹密布的眼角泛起泪光。这一刻,没有人催促行程,时间仿佛为英雄静止。 “雄赳赳,气昂昂……”95岁的陈莺荞老人轻声哼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她的声音沙哑却坚定,身旁的老战友们跟着应和,歌声如潮水般漫过站台。有年轻志愿者偷偷抹泪,低声说:“课本里的英雄,原来真的会老去,但他们的眼神还像当年一样亮。” 从重庆到北京,千里路途承载着七十五年的等待。93岁的汪勇老人一夜未眠,列车驶入北京时,他紧贴车窗凝望高楼林立的新城景象,喃喃道:“当年跨过鸭绿江时,梦里都不敢想今天的中国……”窗外车流如织,他的目光却仿佛穿透时空,回到了炮火纷飞的青春。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是此行最重要的心愿。凌晨四点的寒风中,老人们裹紧军大衣,凝视旗杆的方向。国旗护卫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五星红旗扬起的瞬间,一位老兵突然脱帽立正,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敬礼!”身后的人群寂静无声,只有晨风卷起衣角的簌簌声。 在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一枚生锈的子弹壳、一件打满补丁的军装,让老人们久久驻足。有人指着泛黄照片上的战友哽咽:“他们留在了朝鲜,现在该接他们看看新中国了……”志愿者悄悄将老人的手与展柜玻璃上的倒影叠在一起,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英雄寿辰”午宴上,志愿者们端出插着数字“75”的生日蛋糕。烛光摇曳中,老人们像孩子般拍手笑起来。一位奶奶偷偷把蛋糕上的樱桃塞给身旁的志愿者:“你们这些娃娃,也是新时代的战士啊!”简单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英雄从未忘记守护的初心。 这场圆梦之旅的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接力守护。私家车主主动组成护送车队,酒店员工连夜布置纪念展板,甚至地铁乘客见到老兵集体让座……一位志愿者坦言:“不是我们在帮助英雄,是他们在治愈这个时代的浮躁。” 当老兵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返程的列车门口,站台上有人突然高喊:“英雄万岁!”回声在穹顶下震荡,如同历史对今天的回答。他们用皱纹刻录了国家的年轮,用白发编织了和平的经纬。而这座城、这个国,终将以永不褪色的记忆,回报那一代人的青春热血。 抗美援朝75周年75位志愿军 志愿军老兵抵达北京震撼人心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洵哥

洵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