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复出了,他曾说:“文科都是服务业”如今话风一转,开始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转变,就像一块被水流磨圆的石头,光滑,不扎手! 短短数日不见,张雪峰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还是岁月教会了他通达? 其实,我们这些头条写作者何尝不是一样。平台有规则,内容有边界,流量有偏好。在规则内聊天写作,顺应自然,一切舒坦;逆流而上,痛苦孤单。这不仅是选择,也是生存的智慧。 我们都懂这背后的无奈。现实里,保持棱角很难。说真话有代价,坚持己见可能没舞台。当开口越来越贵,人自然就学会了收敛。 但也不是所有改变都叫背叛。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年轻时的锐气可贵,年长后的通达也是智慧。重要的不是形状变了,而是里面那根脊梁还在。 我们确实都活在各种限制里,行业规则、平台要求、别人的眼光,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完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都不现实,哪怕在最自由的环境里,也要顾及他人。真正的成熟,是看清这些之后,还能找到自己的表达空间。 就像河里的石头,棱角被磨平,但还在河床里稳稳待着,甚至因为变圆,走得更远。 外界声音多变,我们能信的,终究只有自己。 但不是固执地信那个不变的自己,而是信那个经过现实冲刷,依然守住底线的自己。 张雪峰说话方式变了,但他依然可以帮考生做选择,我们写作方式会调整,只要不违背内心,那就不是背叛。 变化躲不掉,但不是所有改变都叫堕落。石头的价值不在棱角,在质地。 如果我们能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守住内心的是非;在学会圆融的同时,不失去判断力,那这样的变成鹅卵石,就不是妥协,而是成长。 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弯腰,而是像竹子,风来则俯,风过则直。愿我们都能学会,既活得下去,又不走丢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