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了西方国家的“七寸”,欧盟要跟着抱团反击中方?彭博社10月23日援引消息人士爆料,针对北京即将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呼吁,若欧洲找不到破解之法,应考虑对中国采取最严厉贸易措施。 消息人士透露:“马克龙明确表示,必须权衡所有选项,包括动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 这场布鲁塞尔峰会上,马克龙的提议看似点燃了“反击”火苗,实则暴露了欧盟的深层分裂。 德国总理默茨虽表态支持讨论反制,但话音刚落,巴斯夫等企业就紧急游说政府。这家化工巨头在华百亿投资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而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近98%。 更讽刺的是,马克龙喊着强硬时,法国航空业还攥着2024年与中国签下的200亿美元大单。 中方的管制绝非“断供”。10月9日出台的新规明确,合规民用申请均可获批,仅对含0.1%中国成分的敏感物项设限,涵盖稀土、锂电池等全链条技术。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70%,精炼产能更是高达90% ,欧盟自建供应链至少需五年,成本还高3倍以上。 欧盟委员会虽计划月底拟出反制清单,却绕不开现实软肋: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会谈时,欧方已坦言“理解中方安全考量” 。 毕竟欧洲新能源厂已因原料短缺遭遇7次停产,德国经济研究所测算,断供将致其绿色产业瘫痪18到24个月。 喊着“抱团”的口号,自家产业的“命脉”还攥在中国手里,所以我认为这场所谓的“反击”,更像一场底气不足的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