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在表店试戴了一款价值21万元的手表,谁知试戴过程中手表不慎滑落在地,导致表面出现了裂痕。店家以女子未经同意试戴手表为由,要求其赔偿3.1万元维修费。女子认为这是意外,自己不是故意的,而且店员也没提醒不能试戴,所以坚持不肯赔偿这么多钱。双方最终闹上法院,法院判了! 安徽商报9月23日报道,这事还得从赵女士说起,她家境不错,打扮靓丽,她在逛街时,一眼就看中了那块价值21万的手表。 当时赵女士心里痒痒,主动拿起表就想往手上戴,她解开表带,刚把表搁在手腕上,就在收紧表带时手腕那么一转,悲剧发生了。 表没戴稳,直接滑了出去,她下意识伸手去捞,可惜没接住,东西是赵女士弄坏的,这没什么好说的。 商家随即要求她赔偿维修费3.16万元,而这笔费用让赵女士一时难以接受,于是商家把她告上了法庭。 根据民法的规定,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如果因疏忽造成损坏,的确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但这个案件并没有那么简单,商家的责任同样被法庭纳入考量范围。 赵女士摔坏手表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她个人的过错,在这家高级钟表店里,店员的行为被认为是关键的一个因素。 根据赵女士的描述,她当时试戴那块手表,店员就站在一旁微笑,并没有提醒她要小心,甚至没有主动提供帮助,就那么看着。 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在奢侈品店,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还包括了一整套专业的服务。 店员作为销售人员,本应该为顾客提供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对于像这种高价值、易损的商品,应该主动提供帮助和建议,避免顾客犯错。 法院认定,商家没有尽到提醒和专业服务的义务,这对事件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店员的“冷漠”行为,让赵女士误以为试戴手表是完全可以自己操作的,这显然是商家的失职。 法院认为,商家在提供高端商品的同时,也应该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这是商家应当承担的义务。 最终,法院的判决非常有分寸,赵女士的过失是导致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她要承担大部分责任,但商家由于服务不到位,也要为此次损失负一定责任。 法院认为,商家的服务瑕疵,导致顾客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提示,商家需要对此负责,因此,赵女士需要赔偿1.78万元,而不是全额3.16万元。 这个判决的意义,不仅在于最终赔偿金额的变化,更在于它明确了商家在奢侈品销售中的责任边界,这不仅是对顾客的保障,也是商家提升自身服务质量的责任。 对于高端商品而言,专业服务和商品本身的价值同等重要,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还包括商家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如果商家未能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消费者就有理由要求商家为此承担责任。 信源:法治进行时,裁判文书网、安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