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

洛风阐社会 2025-10-24 10:54:48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买电话卡更需要实名认证,我就想问问各大运营商,电信诈骗的虚拟号码为什么就查不到他们的实名呢? 谁能给14亿人一个合理的解释?”首先得弄明白虚拟号和咱们平时用的电话卡不是一回事。 咱们手里的手机号都带张实体 SIM 卡,是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直接发的,2013 年就开始强制实名,办卡时必须本人到场,身份证刷机器,人脸对着镜头拍,一步都不能少,所以出了事能顺着号查到人。 可虚拟号没有实体卡,本质是靠软件和互联网搭建的 “空中号码”,跟咱们外卖、快递用的 “隐私小号” 算亲戚,但诈骗分子用的那些早被玩出了新花样。 业内人都知道,虚拟号产业链上游是基础运营商,他们把线路资源分给阿里、网易这些互联网公司,再由 39 家虚拟运营商接手运营,层层转手下来,责任边界早就变得模糊。 更关键的是,诈骗分子用的根本不是正规虚拟号,而是 GOIP、VOIP 这类虚拟拨号技术弄出来的 “伪装号”,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 “查不到实名” 的元凶。 就像杭州拱墅警方抓的案子里,骗子穿着电信工作服上门,给陈大爷家装了一黑一白两个盒子,说是 “反诈设备”,实际上是 VOIP 虚拟拨号机。 这东西能把境外电话信号转成网络信号,远程操控着用国内座机号打电话,来电显示根本没有 “00” 开头的境外标记,谁能想到这是骗子的把戏。 更缺德的是,西湖区还有人被装了 GOIP 设备,这玩意儿能插一堆手机卡,骗子在东南亚就能远程切换号码拨号,受害人看到本地号自然放松警惕,等警方找上门,居民才知道自己成了 “工具人”。 这些设备之所以查不到实名,核心是 “人机分离 + 号码伪装” 的套路。 诈骗分子从境内非法渠道买实名电话卡 —— 就是那些用他人身份办的 “黑卡”,插在国内架设的设备里,再从境外远程操控。 表面看拨出的号码是实名的,但查到的只是卖卡的 “卡头”,真正的骗子早躲在国外了。 去年澎湃新闻曝光的酒店诈骗案更典型,客房里藏的 VOIP 设备由境外 “上线” 操控,民警顺着号码查,找到的只是被冒用身份办卡的普通人,根本碰不到诈骗团伙的核心。 基础运营商其实也想管,毕竟出了事名声不好听,他们会派驻专人核验虚拟号用途,发现涉诈就关停同批次号码。 但架不住链条太长,虚拟运营商依赖基础运营商的资源,互联网公司又掌握着实际运营权,真出了问题容易互相甩锅。 更头疼的是,之前没有专用号段,虚拟号和普通手机号长得一模一样,用户分不清,监管也难溯源。 直到今年工信部才规划 700 号段当 “隐私号专用码”,要区分虚拟号和真实号,还得经过三个月准备、三个月过渡、两年试点,现在正是新旧交替的空档期,骗子自然趁机钻空子。 还有个更绕的点,很多人以为虚拟号就是 “没实名的号”,其实大错特错。 胡锡进转发的文章早就说过,东南亚电诈用的号码,本质是真实的实名电话卡,只不过被骗子非法收购后,通过虚拟拨号设备 “借尸还魂”。 这就好比有人偷了你的身份证办了银行卡,银行能查到 “实名” 是你,但真正取钱的小偷根本找不到。 去年全国破获的电诈案里,近七成涉及虚拟拨号设备,这些案子里的号码全是 “实名” 的,可追查起来全是死胡同,因为实名信息对应的人要么是受害者,要么是卖卡的 “卡农”。 更让人无奈的是技术的隐蔽性。 VOIP 设备能异地拨号,GOIP 能同时用多条线路,骗子就算在缅北,也能把电话伪装成北京、上海的本地号。 民警排查时,往往要等设备频繁拨打电话触发预警才能发现,可这时早就有受害人上当了。 杭州那些案子里,直到反诈中心预警辖区有号码异常群发信息,民警上门才找到藏在居民家的设备,这期间骗子已经用这些号骗了不少人。 说到底,这事儿就像打地鼠,实体卡实名的口子堵上了,骗子就从虚拟拨号的缝隙里钻出来。 基础运营商管得了自己发的卡,管不了被偷的卡;监管部门能出台专用号段,却挡不住技术翻新。 那些喊着 “查不到实名” 的质疑,其实戳中了产业链的痛点 —— 不是没有实名,是实名信息被骗子偷了、卖了、滥用了,而真正的使用者藏在层层技术伪装和跨境链条后面,想顺着号码抓到人,堪比在沙子里找针。

0 阅读:3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